朱桂芹原藉山东单县,幼时,家境十分贫寒。冬天,家中缺少被褥,父母就在她们姐妹单薄的被子上加盖草苫,门上悬挂草帘,借以抵挡严寒。一年到头,粗茶淡饭,也往往难以为继。她10岁到剧团学戏,一是出于对戏曲的热爱,二是企图寻找一条求生之路。学艺期间,每月只能领到12元钱的伙食费,还要省吃俭用抠出余钱购买生活用品。艰苦的学习,困难的境遇,锻炼了她的意志。那时,朱桂芹最喜欢的戏就是常香玉老师的《花木兰》、《拷红》、《大祭桩》。戏曲影片《花木兰》更是反复地看,边看边学,学习练习的遍数,难以计算。她开始在观众中有点影响,就是从学习常派剧目开始的。可以这么说,多年来,她就是常老师忠实的'门外弟子'。
为您推荐
1914年以前的康定斯基
着名油画《哥萨克士兵》
康定斯基1866年生于莫斯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受到完美的教育;中学时代,不但成绩优异,而且是优秀的业余大提琴手和画家。在莫斯科大学学过法律和经济,仍..
王国维
1877年12月3日(清末光绪三年十月二十九日),王国维出生于浙江海宁州城。
王氏家族世代书香,家学渊源及学人辈出的海宁乡风,对王国维的成长和人生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国维的父亲王乃誉,是宋安化郡王三十二..
1887年9月16日生于斯特拉斯堡,1966年6月7日卒于瑞士巴塞尔。曾在德国魏玛美术学校和巴黎的朱利安学院接受艺术教育。
他的作品大多有抽象的特点,但他不愿用'抽象'一词来称呼自己的作品,而把它们称作实体,说明构思作品时..
2012年,陶琪老师离开了她为之奋斗多年的舞台,转身成为一名文化工作管理者。从长期置身其间、十分熟悉的文艺舞台,转身统一战线的社会大舞台,陶琪带来了永不消弭的梅花奖的光彩和芬芳,也带来了勇夺梅花奖的拼搏精神。
先后..
陶琪的艺术之旅起步于南京越剧团学员班。那时,她还是个来自姑苏城的15岁小姑娘,凭一曲'洪湖水浪打浪',成为市越剧团的学员。3年学员生活,使她对越剧由一无所知,成长为可以登台表演,开场戏就是回故乡苏州向父老乡亲汇报演出..
张建琴1959年1月7日出生于孝义市梧桐镇,天生一副好嗓子,从小酷爱戏剧艺术,唱起戏曲和歌来声情并茂。12岁就被招进孝义碗碗腔剧团,13岁登台演出《红灯记》,扮演李铁梅。她那婉转的唱腔,精彩的表演很快在孝义县城引起了轰动,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