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建庭艺术之路

对于蔡建庭来说,能走上从事艺术这条道路还得益于1983年早春的那次机缘。那是荆门县花鼓剧团到各地招收学员。蔡建庭当时在一所叫栗南中学的山村学校读初三。——一个朴实、听话而勤奋的孩子。看着一群声音好听,神采飞扬的人走进校园,他这个'多见树木,少见生人'的山里孩子只觉得好奇,他怎么也没想到这群人会与自己有关,自己的命运会由此而改变。老师说,那群人是县花鼓剧团的老师,他们是来挑选演员的。剧团的老师们在每个班上看,挑出一些男生女生让他们到操场上去。蔡建庭记得老师听他唱了两句歌,又让他站起来看了看他的腰身腿脚,眼里一亮便让他到操场上去。后来,蔡建庭才知道那个老师叫吕福金。被挑出来的几十个男生女生站在操场上,剧团的老师们仔细地听他们一个个唱,然后让他们做一些动作。一番挑选后,所有的孩子都回教室去了,老师们留下蔡建庭一人,将他带到办公室里。剧团的老师问,想学戏吗?蔡建庭不知戏为何物,但他想一定好玩,就说,想。老师又说,回去问问爸爸妈妈,如果他们也同意,过两天就到县花鼓剧团报到。那天是1983年元月23号。

回家跟大人们一说,一家人都支持。在他们看来,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一去怎么说也是从山里到了城里,这一去就成了国家的人再也不会像他的先人们那样一辈子走不出山沟沟,一辈子脸朝黄土背朝天了。12天后,父亲送他进城。那是他第一次进城,当他的脚第一次踏上这片叫荆门的土地时,他有些晕眩。商店、人流、还有汽车。小县城里的一切让蔡建庭感到那么陌生,却又那么熟悉。他有些奇怪,不知这种熟悉的感觉从何而来,是一种前世的约定?此时,他却并不知道他将在这座城市扎根,并在这座城市走向他戏剧事业的辉煌。父子俩折腾了一圈,找到了剧团地方,报了到。安顿下来后,留下蔡建庭,父亲独自一人回去了。

那个时候家里穷,国家也穷。好在大家都苦习惯了,也没觉得有多苦。在培训班,蔡建庭和同学们吃的是青菜萝卜,甚至清汤淘饭;睡的是地铺,一帮子师兄师弟挤在一间屋子里。尽管生活条件差,可练功的任务却很大,常常把那些半大娃儿们累得趴下。吕福金当时是他们的武功老师,对他们特别严,很有些过去武功师傅的派头,手攥一根桃木棍子在场子里走过来走过去。有一次,蔡建庭手下歪了,吕福金老师二话不说,在他手心打了五棍子。那段时间,蔡建庭可没少挨棍子,腿上、屁股上常常青一块紫一块。练功场子旁边的有一棵桃子树,那一年夏天,那棵桃树没结一个桃子。因为它成了一棵秃树,没一根枝条。它的枝条都被吕老师折下来做了教棍。不过蔡建庭们倒是很感谢吕老师的。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不吃苦中苦,哪练得出如许精湛的功夫?古人又说,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自磨砺出。也就是这个道理。睡地铺容易长疮,一长就长得满身都是,奇痒难耐。练了一天的功后,晚上还睡不到一个好觉。有一次'打摆子',身上盖了七床被子还冷得打哆嗦。蔡建庭只好让几个师兄坐在被子上面压着。好在山里娃出身的他生就一副倔脾气,心中抱定一个主意,九头牛也别想拉回,别说这点苦了。蔡建庭在这清苦面前愈挫愈奋。蔡建庭是天生的一双'回笼腿',这可是吃表演饭的人的大忌。为了把腿练直,他每天早上五点钟就起床压腿。同学们还在梦乡时,他就已起床赶在大家上课前练上了一阵压腿功。晚上睡觉前,他两腿在被子上拉成一个'一'字,就这样抻着,时间长了,人辛苦了,头一歪便枕在腿上睡着了。醒来的时候,浑身酸疼得要命。三个月过去,他的'回笼腿'没给他拖后腿,他顺利进入了形体功的训练。教身训课的曹福英老师是京剧科班出身的老生演员。曹老师心肠极好,但偏生就一副冷面孔。蔡建庭自身条件不太好,基础又差,为了少看曹老师的那副冷面孔,自然少不了又是一番苦练。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年度身训比赛,蔡建庭以一套规范的'走边'获得第一名。蔡建庭表演下来,曹老师笑了,蔡建庭哭了。两种表情,各有滋味。有一次蔡建庭在两张桌子合成的台子上练功,不慎从上面摔了下来,当时就闭过了气。一会儿后,气缓过来了,可左腿摔折了。那时同学们正准备投入表演课的实习,领导征求他的意见,希望他能转行学打击乐。蔡建庭火了,说,我要当演员。看着这个平常温顺的孩子也有了脾气,领导们只好作罢。于是,腿刚有好转他就主动要求上角色,看着那股倔劲,老师感动了,试着让他演一些配角,如《站花墙》中的张宽,《红白鳟娘》中的将士。一招一式,他认真得很!半年之后,班上进行考核,合格的留下,不合格的退回去。蔡建庭嗓子比较好,但腰腿比较硬,再加上'回笼腿',尽管他十分用功但还是考不过别人。他的成绩属于中下水平。那段时间,他非常伤心,情绪十分低落。但他的勤奋和懂事给老师们留下了极深的应象,此时,负责招生的樊行道老师说了一句话。他说,山里娃出来不容易,留下他吧!就这样他通过了第一次考试,留了下来。但后面还有很多挑战在等着他,他不知自己能不能一路闯过那一道道关卡。

蔡建庭很感激樊行道老先生,他觉得是他给了他人生的一次机会,给了他一次献身戏剧艺术的机会。其实感谢樊行道老先生的还有现在的市文艺界的领导,他们说,不是樊老师,差点埋没了一名好演员。这是为荆门市做了一个贡献。山里的孩子懂事早,自此他开始了更加刻苦的训练。

为了进一步提高演技,1986年上半年,他拜花鼓名丑龙同发老师为师,专攻丑行。在龙同发老师的言传身教下,他先后学演了《王瞎子闹店》、《何叶保写状》等10多出传统剧目。一番苦练之后,他在表演技法上有了长足的进步,1986年下半年在'湖北省七市戏曲声腔改革金杯赛'上,他饰演的《王瞎子闹店》中的店老板一角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但好评归好评,内行却总感到他身上有着一股子抹不去的龙同发的影子。于是怎样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人物形象就成了蔡建庭日思夜想的一件事。那时,周友坤在团里任文化老师,周友坤老师是一个文学功底很深的人,在当时就发表过小说作品。蔡建庭一有时间就到周老师那里借书看,周老师上武汉出差,蔡建庭就从积攒下来的生活费中拿出一些钱来让周老师从武汉带些文学和戏剧方面的书回来。从这时开始蔡建庭便开始了自己的阅读,开始了自己对人物的理解与塑造。这段时间他读了大量的文艺理论书籍,这为他分析人物,塑造人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阅读为他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这世界是如此地丰富,如此地五光十色。如果说蔡建庭以前的表演是模仿的话,那么从现在开始他进入了自己的塑造角色和创作角色的境界。

1990年剧团排练《高玉莲》,请来话剧老师黄德恩执导。剧中,蔡建庭饰演孙友祥,在老师的启迪下,蔡建庭十分重视人物内心情感的体验。他开始把书上学到的东西与实际表演结合起来。龙同发老师曾对他说:不能让观众看了你的一出戏就感到看了你全部的戏。他深深地记住了这句话,在以后的艺术创作和人物塑造中,他总是在力图创新,不断超越自我。这以后,他学会了根据塑造人物的需要运用表演程式,同时也开始尝试扮演各种性格的角色。这一时期,他塑造了大量舞台形象,如在大型现代戏《风采歌》中饰演威武矫健的人武部干事、在《五子争父》中饰演狡诈刁泼的许二刀。他认真地体验角色,塑造角色。在舞蹈剧《木兰从军》中,他饰演的将士还真有那么一股子古代勇士的神韵。他对各方面人物的广泛体验,极大地丰富了他的表演技巧。1990年下半年,荆门发生了特大银行抢劫案,广大人民群众和武警官兵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撼人心灵的壮歌。为了展现这一事迹,剧团立即投排了大型纪实报告剧《九·二六壮歌》。在剧中,蔡建庭饰演为追捕歹徒而壮烈牺牲的武警干事解德玉。这个角色在表演难度上很大,但越难越有挑战性,蔡建庭越感兴趣。为了更好地把握人物,从接到剧本时起,他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戏中,全心全意地去体验这个人物。他要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在演解德玉与五名歹徒英勇搏斗不幸身中数弹壮烈倒下时,导演安排了一个'硬僵尸'。但考虑到有很大难度,决定让蔡建庭先来个'探海'动作,然后转体一百八十度再倒下。可为了更好地表现英雄的壮烈形象,他坚持要求用'硬僵尸'这一动作。《九·二六壮歌》这出戏一共演了一百三十多场,他就倒下了一百多次,每次都是那么英勇,那么壮烈,唤起了人们对英雄的无限崇敬。1991年,此剧应邀在省委扩大会议上演出,当蔡建庭僵硬着身体慢慢倒下时,台下先是一片肃静,继而是雷鸣般的掌声。1992年,剧团排演大型现代戏《翁与媳》,蔡建庭在剧饰演男1号——公公易庚生。他那诙谐幽默、朴素流畅的表演把那个水乡倔老头的性格刻画得活灵活现。

那几年是蔡建庭的戏剧艺术生涯中蓄积力量的几年。在这几年里,他广泛地向艺术界的名家名师学习,不论是唱古装戏的还是现代戏的。

为您推荐

陈学希艺术经历

1979毕业于广东汕头戏曲学校, 1994年毕业于广东省委党校党政管理大专班,现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管理在职研究生。 1992年获得'汕头市优秀专家、拔尖人才'称号; 1996年,被广东省委宣传部等单位授予'广东省优秀中青年..

张绍荣艺术经历

张绍荣1978年毕业于北京市戏曲(艺术)学校曲剧表演专业,1993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导演专业。曾在北京曲剧《曹雪芹》中饰演曹雪芹、《杨乃武与小白菜》中饰演杨乃武、《王老虎抢亲》中饰演祝枝山、《少年天子》中饰演襄亲..

李宏图艺术特色

李宏图扮相英武俊美,念白张弛有度,嗓音高亢婉转,宽亮甜润,有直插云霄的震撼之美。他武功根底深厚,腰腿功夫过硬。表演独具特色,刻画人物入木三分。在他所演绎的艺术形象中,以《吕布与貂蝉》中的吕布最为出彩。李宏图塑造的吕..

李宏图艺术经历

史红梅艺术特色

史红梅天资聪慧,扮相俊俏,嗓音甜润,行腔流畅,姿态婀娜,身段飘逸,技巧精湛,台风端庄典雅。多年的理论素养和舞台实践使她对艺术有了独到的理解和认识,善于塑造不同年龄、性格和身份的人物形象,并形成了追求'形神兼备'、'情美、..

史红梅艺术经历

史红梅,女,别名晟毓。昆曲旦角。1969年11月16日出生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是一位享誉国际舞台的青年表演艺术家。她从小受母亲的影响,10岁学艺,14岁正式登台演出经典戏曲剧目《杀宫》,并获奖。1995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分..

武凌云艺术经历

武凌云自幼在剧团中长大,每当剧团排戏时,他就偷偷地看,悄悄地学,回家后竟能把诸多角色模仿得惟妙惟肖。 父母发现他很有天赋,又有音色不错的好嗓子,不禁萌发了教他学戏的念头。小小年纪的武凌云竟然一学就会。 除了学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