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入什邡县川剧团娃娃班学艺。
1980年主演的《贵妃醉酒》参加青少年调演获一等奖,后由四川电视台录制播放,中央电视台多次转播此剧。
1980年,喻海燕如愿以偿步入梨园,勤修川剧的唱念做打,苦钻旦角的手眼身法,探索川剧表演的新路子。兢兢业业加上天资聪颖,恩师教诲加上流血流汗,喻海燕在众多的师兄师弟师姐师妹中脱颖而出。对剧情的深入理解,对角色的准确把握,圆润婉转的唱腔,生动细腻的表演,优雅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从艺20多年,喻海燕主演了几十出大小剧目。其中,《芙蓉花仙》在全国巡演后,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响,为戏剧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探索、推动作用。
1981年主演的现代戏《丑公公见俏媳妇》参加省振兴川剧调演获一等奖。
1982年主演现代戏《抱鱼桶》参加省振兴川剧调演获一等奖。
1983年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全国戏曲演员讲习会。
1985年在新都川剧团任主演,主演的《芙蓉花仙》、《人间好》。
1988年,该剧赴香港参加中国地方戏展引起轰动,荣获特别奖和演员最高荣誉奖。同时主演的剧目还有《别洞观景》、《白蛇传》等。
1990年先后任绵阳市歌舞团、川剧团主演,为’92四川十佳演员,二级演员,中国第11届'梅花奖'得主。优秀剧目有《白蛇后传》、《目连救母》、《人间好》。
1992年参演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戏剧小品《戒赌》。
1994年主演的新编歌舞戏《人间好》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戏剧晚会。
《白蛇后传》、《大禹魂》分别参加了1993年、1996年中国戏剧节,均获优秀演员奖并名列前茅。《白蛇后传》(片段)于1997年被中央电视台'九州戏苑'栏目录制并多次播放,高难度的'蛇缠腰'和一丈一水袖特技吸引了众多的眼球,以技巧讲故事、以声腔倾情感、以表演塑人物的到位表演让戏迷百看不厌。实验演出的歌舞剧《红梅红》(根据歌剧《江姐》改编)在1997年连演70余场,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