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后事纪念

梅氏故居

红星胡同属东城区建国门地区,是东单北大街路东从南往北数的第七条胡同。胡同原来自西向东沟通东单北大街和朝阳门南小街,长700多米。明代,称'吴良大人胡同';清代,因胡同内有一座无量庵,遂称'无量大人胡同';1965年整顿地名时改称'红星胡同'。如今,胡同中段被堵,东西已不通行。红星胡同61号,旧时的门牌为无量大人胡同24号,在胡同内中段路北,坐北朝南,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所在地。1958年9月,中国摄影学会(1979年更名为'中国摄影家协会')由王府井大街12号迁入此院。1987年春,中国摄影家协会拆除了院内原有建筑,建成南、北两座办公楼。

据房屋档案记载:无量大人胡同24号是一座有东跨院的三进宅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496平方米,共有房屋96.5间,包括一座三层中式楼房;院落之间靠过厅和游廊相连,街门为三步台阶的广亮大门,建在红星胡同北侧,后门开在遂安伯胡同(已并入金宝街)南侧。

1920年,梅兰芳将此宅买下,住到1932年迁居上海之时;1943年,梅兰芳迫于生计将此宅卖出。梅兰芳在无量大人胡同24号居住之时已是享誉中外的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了。他在这座宅院里接待过诸如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美国好莱坞影帝范朋克、意大利女歌唱家嘉丽—古契、日本着名歌舞伎表演艺术家守田勘弥以及当时的瑞典王储古斯塔夫六世夫妇、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夫人等众多国际上的名流……梅兰芳的儿媳屠珍在《京城艺术沙龙——无量大人胡同24号》一文中写道:'无量大人胡同内梅先生的客厅缀玉轩成为人文荟萃的地方,真可说是京城一处‘艺术沙龙’。梅先生的文学修养和历史知识,就是在众多友人谈文论艺,臧否人物,上下古今,无所不及的氛围中,得到了熏陶和提高。'

也是在无量大人胡同24号居住期间,梅兰芳西装革履、衣冠楚楚地叩开了音乐家刘天华的家门。梅兰芳拜访刘天华的目的是请刘天华用五线谱记录自己的演唱,用句眼下时髦的话讲,就是让中国戏剧的曲谱与国际接轨。须知,1927年的梅兰芳在戏剧界的名气如日中天,但他却仍在为中国戏剧的发展艰苦跋涉。两年后,在中国戏剧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梅兰芳戏曲集》正式出版,刘天华也因此更加名声大振。

梅兰芳纪念馆


梅兰芳纪念馆

梅兰芳纪念馆于1986年10月正式建成对外开放。坐落在北京西城区护国寺街9号,是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占地1000余平方米。朱漆大门上首悬挂着邓小平同志亲笔书写的馆名匾额。一进大门,迎面是青砖灰瓦的大影壁,影壁前安放着梅兰芳先生的汉白玉半身塑像。院内种有两棵柿子树,两棵海棠树,寓有'事事平安'之意。梅兰芳先生1961年逝世前,曾在这幽静、安适的小庭院内,度过了他生活的最后十年。

1984年9月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梅兰芳故居'。纪念馆成立后,收藏有梅兰芳夫人福芝芳及子女在1962年捐献给国家的大量珍贵文物、文献资料。辟有4个展览室:正院北房为'故居陈列室',客厅、书房、卧室、起居室的各项陈设均保持梅兰芳先生生前原貌。外院南房为'第一陈列室'展出了精选的图片和资料,扼要地介绍了梅兰芳一生的主要艺术生活和社会活动;内院东房为'第二陈列室'陈列着梅兰芳使用过的部分戏装、道具及一些馆藏资料,另一内室为专题展览,不定期更换内容。西房为'第三陈列室'陈列着国内外友人赠送梅兰芳书法、绘画和其它纪念品。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护国寺街9号梅兰芳纪念馆1984年开始筹备,1986年10月27日正式对外开放。隶属文化部艺术局,系社会科学类专题人物纪念馆。占地1000余平方。

梅兰芳纪念馆自开放之日起,在各级领导大力支持和全馆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下,艰苦创业已成为国内外知晓的名人故居,成为中国戏曲文化的一个窗口,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人士的瞩目。我馆的宗旨是宣扬梅兰芳和他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作出的贡献以及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光辉业迹。在宣传梅兰芳舞台艺术的同时,也在宣传着中国的传统文化。陈列具有幽雅恬静,儒香气浓。另外,充分利用藏品,更好发挥社会效益也是我馆一贯坚持的办馆方针。经过十余年对外开放,证明梅兰芳纪念馆的建设是成功的,对弘扬民族文化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1983年-1985年梅兰芳纪念馆筹备时期1983年中宣部与国家计委批复将梅兰芳故居辟为纪念馆。12月31日,文化部成立了梅兰芳纪念馆筹备组。

组长:马彦祥

组员:张庚、刘厚生、俞琳、梅绍武。

1984年2月,文化部部长朱穆之主持办公会,落实梅兰芳纪念馆筹备工作。3月筹备组在中国剧协召开第一次会议落实工作。4月,开始接收由原中国戏曲研究院保管的梅兰芳夫人及子女捐献的文献资料。5月,交接清点工作基本完成。7月,被列为北京市文物局保护单位。9月筹备组将纪念馆修缮工程计划上报文化部及北京市文物局进行修缮。

1985年7月,修缮工程竣工。12月,正式建立梅兰芳纪念馆,直属文化部艺术局。12月底将文献资料分批运抵梅兰芳纪念馆。

(二)、1986年-1988年梅兰芳纪念馆建馆初期1986年4月21日,文化部任命俞琳为梅兰芳纪念馆馆长(兼)、梅绍武为副馆长(兼)、办公室主任王景安主持工作。5月至7月,拟定展览方案,开辟陈列室。从藏品中精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实物、图片、资料,请有关专家及家属一起,落实展览陈列工作。展览共分2部分,正院保存故居原貌,外梅兰芳邮票图(8张)院为生平介绍。

1986年7月10日,邓小平同志为梅兰芳纪念馆题写馆名。10月27日正式对外开放。举行开馆仪式,由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习仲勋揭幕,文化部副部长英若诚讲话,宋任穷、溥杰、周巍峙、陈昊苏等各界人士400余人出席开幕式。10月28日,举办了戏剧界人士在人民剧场召开的庆祝梅兰芳纪念馆开幕座谈会,由梅绍武副馆长主持,并在北京市工人俱乐部举行纪念演出三天,由梅派传人梅派弟子以及戏曲界艺术家演出梅派剧目。

为您推荐

黄溍纪念祠

600多年来,黄溍一直为后人所传诵、所敬仰。在义乌稠城,先后建有多处纪念祠亭。但历经沧桑,多已面貌全非,有的已荡然无存。原建于高墈巷的黄大宗祠,气象恢宏,雕梁画栋,石柱挺立,蔚为壮观,具有民族风格。此祠已被现代化建筑所替..

曹辛之人物纪念

为纪念中国着名书籍艺术家曹辛之先生逝世十周年,由中国版协装帧艺委会主办的'曹辛之书籍艺术研讨会'于日前在北京召开。曹辛之先生是我国着名的书籍装帧艺术家、诗人、作家,在出版界、文艺界享有很高声誉。他曾任中国版..

张仃人物纪念

中国美术馆举办纪念展缅怀艺术家张仃 张仃百年诞辰纪念展 2017年3月2日,观众在中国美术馆参观'它山之石——张仃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展'。2017年是我国已故着名艺术家张仃(1917年-2010年)诞辰一百周年,中国美术馆近日专门..

杜宣人物纪念

海子人物纪念

海子故居 海子故居   2004年,海子家人利用他的稿费在査湾村头购买了一块地基,仿照老屋的布局兴建了一栋三开间的瓦屋。房子竣工后,请着名的书法家邓晓峰先生在门头的匾额上题写了四个大字:'海子故居'。故居正中是客..

杜甫纪念建筑

故里 杜甫故里景区位于河南郑州巩义市城区西北5公里处的康店镇康店村西部邙岭上。占地34亩,座北向南,主体建筑有大门楼、杜甫大型雕像、双层亭、诗圣碑林、杜甫墓、吟诗亭、望乡亭、草亭、献殿等组成。整个景区种植花..

张建封墓址纪念

张建封墓位于河南省孟州市城西8公里西虢镇西窑村北丘陵上。张建封墓志清代前期已出土,后不知所终,乾隆版《孟县志》录有全文。 文学形象 在明代沈自征的杂剧《鞭歌妓》,写张建封的穷困遭遇及高傲严正气概,大长儒士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