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少华人物年表

石少华作品

1918出生于香港。

1923随父母回广州定居。

1932在岭南大学西关分校附中和康乐岭南大学附属高中读书;爱好摄影,从事业余摄影活动。

1938带着照相机奔赴革命圣地延安。

1938—1939先后在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并担负摄影工作。拍摄了《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杨家岭和农民亲切谈话》以及反映1938年国际青联访问延安、抗大建校三周年纪念等活动的大量作品。1939年抗大迁往华北抗日根据地时担任记者团摄影记者。后被分配到冀中军区,任摄影组长。

1940在冀中开办摄影训练队,培训摄影干部。

1941--1942任冀中军区摄影科长。继续主办训练队,培训学员百余人。同时拍摄了《铁骑——冀中八路军骑兵部队》、《狠狠打击侵略者》、《儿童团》等作品。

1943--1944任晋察冀画报社副主任,继续开办摄影训练队。拍摄了《埋地雷》、《白洋淀上的雁翎队——冀中水上游击队》、《冀中军民的地道战》等作品。

1945日军投降后,随军进驻华北重镇张家口。拍摄了《突进张家口》、《大好河山重放光明》等作品。

1946在解放战争前线。拍摄了《怀来前线的炮兵阵地》、《抢修怀来人桥》等作品。

1947收到邓颖超同志来信,信中对《晋察冀画报》提供很多照片绐妇联送往国外展览表示赞扬。

1948任华北画报社副主任,主持《华北画报》工作。

1949随团长郭沫若参加在捷克举行的世界和平,大会进行采访。之后到苏联访问。

1950任国家新闻总署新闻摄影局副秘书长,兼摄影处长。参加筹备出版《人民画报》,并任该刊编委。同时筹建中国图片社。组织抗美援朝的摄影报道工作。

1952新华社新闻摄影部成立,任部主任。

1953随新华社代表团访问苏联。

1955参加筹备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受聘北京大学讲授摄影课。

1956筹建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全国性摄影团体:中国摄影学会,并任第一届、第二届主席。

1957筹备并出版了《中国摄影》、《大众摄影》杂志。

1958出席在匈牙利召开的社会主义国家通讯社摄影部主任会议,并任新闻摄影作品展览评委。

1959参加纪念建国10周年而出版的大型画册《中国》的拍摄工作,并主持画册的编辑,工作。在此期间拍摄了《钢锭》等作品。任新华通讯社副社长兼摄影部主任。

1960出席在柏林召开的国际新闻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会议,并担任此间举办的国际影展的评委。

1961出席在莫斯科举办的国际摄影艺术展览,并任评委。

1962在北京举办个人作品展览,展出1940—1961年拍摄的部分作品154幅。受毛泽东接见和鼓励,毛泽东对战争年代和建国后的摄影事业给予肯定;参加在布达佩斯举行的国际新闻工作会议。


石少华作品

1963受周恩来、邓颖超同志接见,同时被接见的还有部分女摄影工作者。赴越南访问。之后举办了《石少华、陈勃访越摄影展览》。

1964到新疆摄影。拍摄了《山林之晨》、《晾葡萄干》、《放牧》等作品。

1965率中国新闻代表团出访非洲的埃及、阿尔及利亚、马里、几内亚、刚果和中非七国,拍摄了《金字塔下的沙漠之舟》、《阿尔及尔'金色'海滩》等作品。并在北京举办非洲七国之行摄影艺术展览。

1971率中国新闻代表团先后访问了越南、朝鲜。

1972访问阿尔巴尼亚。筹备中国图片社大楼的建设工程。

1980访问英国路透社,同时访问了英国皇家摄影学会。

1981筹建新华出版社,并兼任社长。

1982参加画集《中南海》的编辑出版工作。

1983先后两次到陕西进行摄影创作。

1984筹建并成立了中国老年摄影学会,任会长。

1985在中国摄影家协会第四届代表大会上再次被选为协会主席。在广州举办《石少华摄影作品展览》,展出作品110幅。出席第三届全国摄影理论年会,并发表长篇讲话。

1986为沈阳鲁迅美术学院艺术摄影专修科讲学,同时分别在沈阳军区军事摄影协会和中国摄影家协会辽宁分会作了题为《军事摄影工作》和《再谈摄影术的产生以及艺术摄影与新闻摄影的关系》的报告。在丹东等地进行摄影创作和讲学活动。赴杭州主持中国摄影家协会第二期全国摄影创作读书班,在开学典礼上发表讲话并作了《摄影事业组织者应有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报告。出席上海第一届国际影展开幕式,并担任影展顾问。赴芜湖、九华山和黄山进行摄影创作。获得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颁发的'国际影联荣誉杰出活动家'荣衔。

1987担任第四届国际影展评委会主任,主持影展的评选工作。赴联邦德国出席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会议。

1998石少华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

为您推荐

曼·雷达达主义

达达主义艺术运动是1916年至1923年间出现于艺术流派的一种。达达主义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运动,它试图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发现真正的现实。 达达主义由一群年轻的艺术家和反战人士领导,他们通过反美学的作..

曼·雷获得荣誉

1999年,艺术新闻杂志将曼雷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25位艺术家之一。 杂志介绍了他的具有突破性的摄影,'他对于电影、绘画、雕塑、珂拉奇和艺术组装的探索和他对于表演艺术和概念艺术雏形的贡献'。艺术新闻还评论道,'曼..

曼·雷艺术成就

曼·雷(ManRay,1890-1976),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且最全方位的艺术家之一。画家、摄影家、雕刻家、编辑人、导演、诗人、作家,都是他的身分。其创作涵盖摄影、绘画、文学、电影、多媒材等领领域,其中又以摄影作品最为人称道,他..

曼·雷后世纪念

傅山作品风格

傅山题汉白玉石匾 处于董赵书风笼罩书坛之际的傅山,也曾学过赵孟頫,明亡以后专攻颜鲁公,再后直取魏晋,逆流而上,直入渊薮。全祖望《阳曲傅青主先生事略》云:'工书,自大小篆,隶以下,无不精,兼工画'。他的小楷《千文》直追钟王,朴..

傅山人物评价

顾炎武: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又酬傅处士韵》) 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吾不如傅青主。(《广师篇》) 读书不多,轻言着述,必误后学……虽青主读书四五十年,亦同此见。(《与潘次耕札》) 毕亮四:公他高洁,扫除百年芜秽靡蔽,一..

傅山后世纪念

傅山祠堂 傅山祠堂 傅山祠堂位于今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傅山先生故里'西是在一户老夫妇二百多亩的农耕与民居两用地上建造的,占地约一百多平方米。古代,这里属太原府阳曲县管辖,解放后,归太原市北郊区。 自先生仙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