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清远图
南宋以画'边角之景'而着名的画家,马远、夏圭。边角景构的特点是,主体形象少,画面简洁洗练,留白面积较大,多用'计白当黑'的手法,有效的利用边角相互呼应,利用对角线保持平衡感,虚实对比强烈,它在提炼景物时,求劲求少,以很少的景物来衬托意境而不是直接用景物去'画'意境。
在构图方面,夏圭更善于剪裁与美化自然景物,善画'边角之景'。对长卷画用概括的笔墨,写实的物形,巧妙的结构,大胆的剪裁等,是他的新创造。从他的十二段长卷(今只存'遥山书雁'、'烟村归渡'、'渔笛清幽'、'烟堤晚泊'四段)中,完全全看到他这种成就。明人题这卷后说:'笔墨苍古、墨气明润、点染烟岚恍若欲雨,树石深淡遐迩分明'。他糅合了李唐、范宽与米芾的画法,笔法苍老,墨汁淋漓。曾作拖泥带水皴,画风大体和马远相同,作楼台亭阁可信手而挥,突兀而奇特,气韵高拔。夏圭善墨,善用秃笔带水作大斧劈皴,人称'拖泥带水皴','淋漓苍劲,墨气袭人'。在题材上,夏圭多画长江、钱塘江等江南水乡以及西湖景色,又喜欢画雪景及风雨气象。
夏圭的笔简意远,遗貌取神,应该很合乎文人画对'平淡天真'的追求。董其昌创为'南北宗'画论,简单地讲,就是提倡'文人画',鄙视'画工画';崇尚率真,反对写实;注重笔墨情趣,轻视绘画技能。这其实是由不同的绘画观念形成的两大流派,而被董其昌冠以地域倾向的'南宗'、'北宗'之名,就难免使人迷惑了。不能因为'马夏'出自画院,就贬为'画工',不屑一顾。历史上'画工画'与'文人画'虽有争议,但一直互相影响,取长补短。被标为文人画典范的元四家,就明显地承继了南宋画派崇简的画风。如果说马远的刻画精细的人物、楼阁尚有过于雕饰之嫌,那么夏圭的极其简括的勾、皴,应该无悖于董其昌画论的核心—禅宗关于'脱落实相,参悟自然'的理念。后人称夏圭为'夏半边',而《溪山清远图》显然是全景,原图无款印,也许受了'半边'概念的制约,如此浩渺的江湖山色,竟被后人题称'溪山'。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