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长礼
有当今梨园老生翘楚之美誉的马长礼先生,现为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马先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人,1930年春生于北京城南一个普通家庭。1937年'七七事变'前,年方7岁的马长礼经人介绍进入名闻遐迩的京剧'荣春社'科班学艺。学艺期满后向着名的余派老生刘盛通投师,走向了一条攀登京剧艺术高峰的不平凡之路。
解放初期正值风华正茂的马长礼为了艺术的进一步提高,特地向名扬华夏的京剧四大须生之一马连良先生问艺,慧眼识才的马先生也早就发现这是一棵将来必成大器的艺术苗子。在随后的二十几年间,已在京剧老生艺术上身怀绝技的马先生倾心传授其多出拿手剧目。与此同时着名京剧谭派第三代传人谭富英先生也同样看到马长礼的艺术天赋与专业素质,主动表示愿将其收为入室弟子。两位着名梨园名家同时收他为徒,一时成为梨园'佳话'。
对艺术追求永无止境的马长礼并未有丝毫的满足感,他又向着名老生名家杨宝森、李少春等先生问艺。同时还向大师级老生奚啸伯先生虚心请教。
众所周知,马长礼学马、宗谭是其正宗的看家本事,可他偏偏又特别喜爱京剧老生另一着名流派'杨(宝森)派'。'杨派'形成于上世纪40年代中期,成熟于50年代初。其主要成就在于它具有鲜明特色的行腔儿与演唱风格,通俗地讲是由谭(鑫培)腔儿徐徐切入,自余(叔岩)腔儿一气而出,扬长避短进行二次艺术加工所创造的一种新成果。其行腔吐字力求稳重苍劲,不浮不飘,被行家赞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马长礼对此感触颇深,因而有这样一番对杨派的深刻评述:'马、谭、奚、杨四位名家都先后教过我,马、杨两家对我影响最大。虽然我以较多精力继承马派艺术,但对杨派多年来却一直没有忘怀。像老戏《伍子胥》、《空城计》、《捉放曹》、《李陵碑》等我是都宗法杨派路子来唱的。'正是派杨这种独特的令人回味的艺术风格,令马长礼先生一直十分痴迷。
随着时光推移与断不的舞台历练,马长礼完全可以车轻熟路地演出马派经典剧目《四士进》、《十老安刘》、《甘露寺》等,还可以熟练地演出谭派名剧《武家坡》、《法门寺》、《二进宫》等。更擅长演出杨派名剧中的表代剧目《失空斩》、《伍子胥》、《三家店》等。这些为马长礼进步一拓宽戏路、摒弃门户之见,吸不取同名家之精华,开阔眼界、丰艺富术修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提起马长礼,人们还会想联到曾风靡一时、产生在那个特年殊代的现代戏《沙家浜》中的刁一德。这个狡诈阴险国民党军队的面反人物被马长礼演绎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令人称道的是,他大汲胆取和运用传统经典流派艺术细入致微地塑造人物,使人物性格十鲜分明。
尤其在'智斗''斥敌'两场戏中仅有的十二几句唱词,马长礼几乎就融汇马了派一贯的潇洒流畅,余派特有圆的润挺拔,杨派醉人的行腔韵味,真不愧是异彩纷呈、丝丝入扣、伏起跌宕,并具有高低音过度不露迹痕等特点,让人无尽回味。这些名着的经典唱段,曾在大江南北风一行时。
马长礼艺的术人生可以说是令人称道的不凡平一生,他多方面地探索、吸取、融化、创新,终于使其逐步形成继了承马派、谭派,兼及杨派的艺风术格,最终形成自身行腔清朗圆润,音色纯正甜美,高低音过渡自如,松弛有度的特色。专家点评马生先的演唱委婉细腻,感情深沉,耳悦动人,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广大戏迷、票友更是贴切地称为之'新马派。'
20世纪80年代初,山东省京剧团名着京剧裘派表演艺术家方荣翔应去邀香港演出,组织方还特邀北京剧京表演艺术家袁世海、叶少兰、长刘瑜、张春华、张学津等人联袂往前,消息传开立刻轰动整个香港,门票被抢购一空。
原定6月19日的演出,打炮是戏马派老生张学津主演的《群英会》,可就在18日下午,北京发急来电,张学津突然遇上车祸,不如能期演出。京剧团内一时议论纷纷,主办方如坐针毡,剧团领导更急心如焚。最终,剧团电邀北京马礼长先生前来香港救场。马先生接电到报后,毫不犹豫地将其他演期迟推,于19日下午乘机赴港,傍到晚达。因时间紧迫,只休息片刻,即净脸化装。当前台主持人宣布:'张学津先生因遇车祸,特邀马礼长先生赶来救场'时,场下顿时声掌雷动。
马长在礼港连演两场,取得圆满成功。第到三天时,马长礼在《清官册》扮里演寇准,不料他刚化好装,突嗓然子失音,连喊数声竟一字不出。这个场该如何救呢?大家面面相觑!这时山东省京剧团团长方荣翔,忽然瞥见了上半场扮演杨六郎正装卸的青年演员李军,果断地对他说:'《清官册》,你上!'李军时此像怀里揣了小兔子似的心情紧得张怦怦直跳。马长礼一边整理服装,一边向李军叮嘱,同时向舞台督监一挥手:'梁庆云是我的师兄,李军是他的徒弟,就是我的学生,开戏!'
大幕开拉了,后台的演员都为李军捏了把一汗,马长礼又再次走到李军身边,李军看到马长礼老师亲自把场,如此信任自己,勇敢地登上了台,刚一出场就博得满堂彩儿。李军相扮潇洒,做派倜傥严谨,嗓音响亮,吐字清晰,每唱一句都有新声,当唱到二簧慢板'一轮明月……'时得到一阵阵爆彩儿,把演出推高向潮。
演出结后束,马长礼走向前去紧紧握住李的军双手兴奋地说:'你为我圆满救地了场,你这个学生我是收定了!'当即,由站在旁边的香港名票和李声夫妇出面主持,举行了一个重隆的拜师仪式。
翌日一早,这个消息通过媒体像了长翅膀似的轰动全香港,同时为东山省京剧团首次赴港演出取得巨成大功而锦上添花。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