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兰芳
《岳飞传》曾经先后有百余家电台同时播放,出版发行图书100多万册的火爆,刘兰芳把功劳归功于新社会,归功于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大河无水小河干啊!若在旧社会,哪个说书艺人能有如此多的听众,能获得如此大的荣誉?'当然《岳飞传》的巨大成功也因为契合了当时大的社会背景。当时正值中央着手平反冤假错案,《岳飞传》的故事表现精忠报国、沉冤终雪,正好契合了人们的心理需要,借古喻今,给人的共鸣感是不经历那个时代的人无法想象的。然而,知情的人都知道,除去这些客观因素,若没有刘兰芳厚实的评书根底和超人的付出,这一奇迹也不会发生。当年的拜师学艺,刘兰芳家里相当困难,那是一个'苦',但她始终无怨无悔。为编说《岳飞传》,刘兰芳与丈夫王印权白天在团里演出,夜里把孩子哄睡之后才伏案写作。10平方米的小平房,过道上放一张饭桌,摆两个木凳,夫妻相对而坐,一边翻阅资料,一边研究记忆中师傅传下的故事梗概――'书梁子'。二人侃出一回书的路子后,王印权去睡觉,刘兰芳将'书梁子'理顺,编写好书稿,已近午夜,再叫醒印权,由他润色加工,自己上床睡觉。清晨5时,刘兰芳被叫醒,跑步锻炼,阅稿背书,背诗词曲赋,练'喷口',做动作组合,风雨无阻。如此7个月的'流水作业',《岳飞传》终于写出来了,录出来了!共计117回,60余万字。
1996年,刘兰芳调进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党组书记、秘书长一肩挑仨重担。明确曲协'组织、联络、协调、服务'的定位后,她迅速进入角色,在任职的8年间共举办了两届全国曲艺节、5次相声小品大赛、两次鼓曲大赛,2004年还承办了'国际曲艺节'。这些活动的举办,促进了各曲艺艺术的交流发展,繁荣了曲艺演出市场。在竭力为会员服务的繁忙公务之中,为给年轻人更多机会,她自己的演出少了。但刘兰芳牢记说书是自己的根本,所以,她规定自己不管多忙,每年都要录制一部新书。为此,她又拿出当年'说岳'时的劲头,春节、'五一''十一'3个长假被充分利用,周末及平时的业余时间也被用来写稿,录像录音。她任曲协主席10年,11部大书也横空出世。近几年出的《关东才子王尔烈》《红楼梦》《一代儒将陈毅》《古今荣耻谈》都曾引起很好的反响。刘兰芳说《一代儒将陈毅》是她长久以来的一个牵挂,因为对她培养要求极为严格的前曲协主席陶钝,曾寄语给刘兰芳:'岳飞爱国,陈毅忠党。说好两传,此生不罔。'说好《一代儒将陈毅》也算了了一桩心愿。她又表示,之所以敢闯评书禁区,说《红楼梦》,是想通过评书这门通俗艺术,'对这一文学经典做一普及,让它家喻户晓,国人都知道自己的经典那多好!'学而不厌。
在她当了鞍山曲艺团团长后,除了演出,还得管理,刘兰芳就到鞍山党校学习经济管理的大专课程。来到中国曲协后,面对全国曲艺这么个大摊子,她又毅然考取了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完成了12篇论文,2005年顺利毕业时,刘兰芳哈哈大笑:'艺无止境就是学无止境,我60周岁终于又完成了一个心愿!'其实,学习不辍已成为刘兰芳的生活态度,她从小就敏而好学,广拜名师。成名之后,对前辈艺人和同行的独家绝技,她都广收博采。如赵玉峰的表情,袁阔成的利落,杨田荣的口技,都对她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她还专程到南方,向王丽堂学习扬州评话的细而不腻;向河南老艺人丁化南学习武功和拳式;参加书会如饥似渴地向民间艺人学习。她访古揽胜,深入生活,拜访英雄模范人物,下基层为各地群众演出。每到一地,都能学到新的东西,结交新的朋友。她说:'评书艺术来源于大千世界,参观访问,就是开拓生活视野。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就是要做个有心人,处处留心皆学问,世情练达皆文章啊。'谷穗空瘪,就高傲地举头向天;谷穗饱满坚实,则低头向着大地,向着它的母亲。刘兰芳就是充实的谷穗。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