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剧院独唱音乐会媒体发布会(2011)
'外貌不是一个歌剧演唱家最重要的品质,最重要的是她的嗓子!身体有时候确实会派上用场,但最值得尊敬的还是声音,因为这是非常非常稀有的上帝的礼物。'
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在歌剧舞台上用自己的声音征服观众的美声歌唱家,不论男女都有着'令人敬畏'的体型和硕大无朋的胸腔,但是安吉拉?乔治乌(AngelaGheorghiu)的出现完全打破了人们的这种惯性思维。
当在2011年5月17日上海大剧院的演出前,一个身材高挑匀称的女郎身着一袭白裙敏捷地走进新闻发布会大厅的时候,大家才明白'世界最美的女高音歌唱家'的头衔并非浪得虚名了。当然乔治乌对自己的外貌还是保持着某种谨慎的骄傲,'我知道自己不漂亮,但我确实还行',她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她的五官鲜明立体,使得她就算上了银幕也毫不吃亏(事实上她早已'触电')。然而,她对于别人过多地关注她的外貌并不乐意,显然希望人们将焦点集中在她的嗓音上。采访中,在提到自己的声音的时候,乔治乌两次用了'上帝的礼物'这个词,显然在她心中,声音才是她真正的天赋。
在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老师、歌唱表演艺术家李秀英看来,当今歌剧领域女高音歌唱家的外形和歌喉越来越趋向同等重要的地位,集美貌与嗓音为一身的乔治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乔治乌的嗓音擅抒情,有着戏剧女高音的力量,非常全面,她的发声松弛自如、柔润流畅,音质醇美、干净,再加上她姣好的容貌与外形,让她无论演绎威尔第歌剧《茶花女》中的薇奥列塔还是《波西米亚人》中的咪咪,无论是比才《卡门》中的米卡埃拉还是普契尼《图兰朵》中的柳儿,一颦一笑总能牵动观众雷鸣般的掌声。西方媒体早早就评论她'是继卡拉斯之后最令人感动的歌剧女高音,是‘歌剧女皇’的第一人选。'
乔治乌出生于罗马尼亚小镇阿得迦,母亲是业余歌唱家。她从小就显露出非凡的歌唱潜质,似乎命中注定她就是为歌唱而生。'我从小就只唱歌剧,'她说。乔治乌14岁的时候师从名伶MiaBarbu,18岁入布加勒斯特音乐学院。说起这段学院生活,乔治乌有着掩饰不住的感激和自豪,'希望你们也有这样的好运气碰到这样的好学校。'
学校毕业之后,正值罗马尼亚政局鼎革,使得她可以自由出国演出。1992年乔治乌在伦敦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演唱《波西米亚人》,首次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同年,她又成功登上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和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舞台。1994年,在伦敦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乔治乌首次演唱了那部广受赞誉的《茶花女》,当时英国广播公司甚至取消了原定的节目,专门对这出歌剧进行转播。着名指挥家乔治.索尔蒂爵士曾在一次彩排时激动地说道:'我已经泪流满面了,这个姑娘太不可思议了!对她而言,一切皆有可能!'这次演出奠定了乔治乌世界顶级女高音的地位。说起这段往事,她把成功的部分原因归功于当时BBC的全程直播,这正是历史上首次通过现场直播的歌剧演出。
功成名就的乔治乌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我从未离开过自己的家乡。我有三个家,一个在罗马尼亚,一个在巴黎,一个在瑞士。'她自称自己还是一个典型的罗马尼亚人,'喜欢美食和聊天'。而在罗马尼亚,有一个最高规格的歌唱比赛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
乔治乌前两次来中国,都只去了北京。这次来上海演出,开篇曲目便是她最喜爱的作曲家威尔第的《纳布科》序曲。之所以喜欢威尔第,是因为乔治乌觉得他非常热爱女性的声音。而在乔治乌看来,一把好嗓子,便是一部歌剧的灵魂。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