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雅可夫斯基人物经历

马雅可夫斯基生于格鲁吉亚库塔伊西省巴格达吉村。父亲是林务官。1905年革命时曾积极参加罢课和游行。1906年父亲去世,随全家迁往莫斯科,进入莫斯科第五中学,开始阅读一些革命书籍,接触社会主义者。1908年初加入共产党,从事革命宣传,曾先后三次被捕,均因尚未成年而获释,1910年被交警察局监视。1911年秋考入莫斯科绘画雕刻建筑学校,结识了未来派诗人布尔柳克。1912年开始写诗,与布尔柳克等人共同发表了俄国未来派宣言《给社会趣味一记耳光》,宣称'要把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等等从现代轮船上丢下水去'。他们在写作上排斥现有语言,杜撰新词,并竭力标榜自己。十月革命前的代表作长诗《穿裤子的云》(1914—1915),对资产阶级的爱情、艺术、制度和宗教表示愤怒和抗议,号召进行反抗,预言革命即将到来。这首诗有虚无主义观点。

1915年高尔基与他的会见,给他一定的影响。1916年,在长诗《战争与世界》里,揭露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人的血浸透了整个的大地。'诗里充满人道主义精神,但也有超阶级的和平幻想和悲观绝望情调。在1917年4月写的纪事诗《革命》里,对俄国二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还抱有一定的幻想。同年8月写的短诗《给我们回答!》,则已认识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掠夺性和欺骗性。

十月革命后,马雅可夫斯基的创作进入新阶段。他把十月革命叫做'我的革命'。1918年写了《向左进行曲》,号召人民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表达了自己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在同年写的《宗教滑稽剧》里,借助宗教神话来反映十月革命的胜利,在描写上仍未摆脱当时文坛的通病:抽象化、公式化,缺乏富有个性的形象。由于他的短诗《高兴得过早》宣扬虚无主义,曾受到卢纳察尔斯基的批评。

1919年10月至1922年2月,参加'罗斯塔之窗'的工作,作了许多诗画,号召人民支援前线,打击白匪和外国武装干涉者。这些宣传诗简明易懂,克服了早期作品过分雕饰和晦涩的缺点。1920年写了长诗《一亿五千万》,叙述俄罗斯人民的代表伊凡战胜美国总统威尔逊。诗人力图代表一亿五千万俄罗斯人发言,然而这种创作意图并未获得成功。长诗因有虚无主义、矫揉造作和自命不凡等缺点而受到列宁的批评。1922年3月5日,发表了讽刺官僚主义的短诗《开会迷》,列宁立即予以肯定,认为这首诗'在政治方面''是完全正确的'。列宁的批评与赞扬对他的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1924年至1930年是他创作的成熟期。1924年创作长诗《列宁》时,已经接受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他笔下的列宁是在群众斗争中成长起来的领袖,既平凡又伟大,对人民无限忠诚,不是凌驾于群众之上,而是与人民水乳交融。他还歌颂了党在阶级斗争和生产建设中的伟大作用,表达了人民对共产党、对列宁的敬爱。长诗《列宁》把概括性的综合与细节的描写结合起来,把叙事和抒情融为一体,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1927年,为庆祝十月革命10周年,写了长诗《好!》。卢纳察尔斯基称它是'十月革命的青铜塑像'。他歌颂了社会主义共和国在斗争中诞生、成长和欣欣向荣。长诗把抒情和叙事结合起来,而以抒情为主。《好!》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苏联护照》等短诗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激情。20年代下半期他注重社会主义建设的题材。《赫烈诺夫讲库兹涅茨克的建设、库兹涅茨克的人们的故事》(1929)歌颂了工人阶级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马雅可夫斯基的着名剧本有讽刺小市民的《臭虫》(1928)和讽刺官僚主义的《澡堂》(1929)。两部剧本都采用了幻想、夸张和怪诞手法。他与梅耶霍尔德一起,对苏联戏剧的创新和发展起了一定作用。长诗序曲《放开喉咙歌唱》是他最后的作品,他在诗中总结了自己的创作经验,同时满怀信心地面向未来。

由于阶级敌人的攻击、文艺界的派别斗争和个人思想上的矛盾,于1930年4月14日自杀。

为您推荐

约瑟芬·贝克个人经历

约瑟芬·贝克(JosephineBaker) '最漂亮女人' 新书《约瑟芬:饥渴的心》由传记作家帕特里克·欧康纳撰写。新书披露,约瑟芬·贝克于1906年出生于美国圣路易斯一个贫穷的黑人家庭,10来岁时她前往纽约,梦想成为一名舞蹈家和歌..

曹秀美人物经历

SumiJo曾在八十年代前往意大利罗马圣西西里亚音乐学院就读,后以威尔第歌剧《弄臣》的吉尔达一角首次登台成功。 曹秀美 曹秀美1962年11月21日出生于韩国汉城,早年就读于汉城SunHwa艺术学院,1982年至1985年在罗马Accadem..

陈淑敏艺术经历

豫剧演员 陈淑敏 陈淑敏,女,1963年农历癸卯年出生。 1979年,陈淑敏从洛阳艺校毕业时,虽然唱念做打成绩优异,但因人长得太瘦小,无法与他人配戏,所以她被分配到洛阳市豫剧一团后,一直没机会唱主角。 一年后她被调到洛阳市..

彭青莲艺术经历

维利·罗尼主要经历

维利·罗尼作品 1910年8月14日出生于法国巴黎。 1932年复员后因父亲患上癌症,罗尼不得不中断小提琴的学习,掌管起家庭照相馆业务。 1949年,父亲病故后,罗尼关闭家庭照相馆,开始摄影生涯。他从事摄影半个多世纪,专门拍摄..

卡蒂埃·布列松人物经历

卡蒂埃·布列松作品 1922年至1928年 1922年至1928年,卡蒂埃·布列松在中学学习期间开始学习摄影,并结识了一些摄影家,为他们的作品所倾倒,从此产生了献身摄影艺术的信念。布列松真正从事摄影活动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

李国麟早年经历

李国麟小学就读军器厂街警察小学。中学就读慈幼英文学校,后转入圣公会圣马利亚堂莫庆尧中学完成中五课程。中五毕业后想投考加入警队,但遭到当差的父亲反对。1974年,李国麟报读第四期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被取录,同期者有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