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丽·庞斯人物生平

莉丽·庞斯(LilyPons,1898.4.12-1976.2.13)法国花腔女高音歌唱家(1940年入美国籍)。生于法国德拉吉南一法国工程师家庭。

其母有意大利血统。幼年即显示出她在音乐、特别是声乐方面的天分。后在巴黎音乐学院学习钢琴,成为颇有造诣的钢琴艺术家。并在她十五岁时得了钢琴第一名。次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庞斯和她母亲及小四岁的妹妹朱丽叶搬到了戛纳。她在已变成一家医院的着名卡尔顿酒店内为法国士兵演奏钢琴和演唱歌曲,并和她母亲玛丽参加志愿者护士工作。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庞斯突然改行学演唱,并从A·第高罗斯提阿加学习声乐。其间在巴黎舞台扮演天真浪漫的小姑娘角色。1925年在女高音敦南·伯曼(DynaBeumer)鼓励下,她开始入巴黎阿尔贝托德戈罗斯蒂亚加(AlbertodeGorostiaga)开始接受演唱的训练。1928年在阿尔萨斯的米卢斯首演歌剧《拉克美》(德里勃作曲,饰女主角拉克美),得到好评。同年她还参加过一些法国地方歌剧院演出几个花腔女高音角色。成为当时国内炙手可热、名声四起的演唱家。

由于经纪人乔瓦尼泽纳泰洛(GiovanniZenatello)发现她的才华而被带去纽约到大都会歌剧院给剧院总管朱利奥加蒂-卡萨扎(GiulioGatti-Casazza)试音,那时大都会歌剧院正在为三〇年一月嘉利-库契(AmelitaGalli-Curci)的退休而物色一位花腔女高音。一九三一年一月三日,这位无人知晓的新星,在唐尼采蒂歌剧《拉美莫尔的露契亚》中的露契亚,声震美国。1931-1938年在美国大都会歌剧院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科隆歌剧院演唱,同时又去欧美各地旅行演出。与纽约大都会剧院合作长达30年之久,参演剧目达280个,她最频繁的演出是露契亚Lucia(93场),拉克梅Lakmé(50场),威尔第'弄臣'的吉尔达Gilda(49场),和罗西尼'塞维利亚理发师'的罗西娜Rosina(33场)。在莉丽·庞斯全部的演出角色中还包括奥芬巴赫'霍夫曼的故事'中的奥莉皮亚Olympia,托玛斯'迷娘'中的迷娘Philine,贝里尼'梦游女'中的阿米娜Amina,唐尼采蒂'军中女郎'中的玛丽Marie,里姆斯基科萨可夫'金鸡'中的女王,以及唐尼采蒂'夏莫尼的琳达'中的琳达Linda(1934.3.1),还有在旧金山歌剧院演唱威尔第'茶花女'的维奥莱塔Violetta。莉丽·庞斯在一九六〇年十二月十四日大都会歌剧院她的告别演唱会上还唱了'弄臣'中的'Caronome'等曲。以演唱法国与意大利花腔角色最负盛名。1938年与乐队指挥安德烈·科斯特拉尼茨结婚。

庞斯是那个时候第一个,也是50年来极少数能够唱出德里布的《拉克美》中'铃歌'高音F的花腔女高音。她的嗓音极亮,气息控制一流,听她唱的花腔就像是小号的吐奏一样,频率虽快但不失音准。因而她也是世界主要歌剧舞台上极受欢迎的人物,不仅为广播、电视演唱,并在几部影片中扮演过角色。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北非和亚洲前线演唱。她的另一首代表作是约翰·施特劳斯的《春之声》。二战胜利时,法国戴高乐将军凯旋进入法都巴黎,在大西洋彼岸纽约曼哈顿的洛克菲勒广场上,穿着联合团军装的莉丽·庞斯则高唱《马赛曲》以庆祝自己祖国的光复。

在美国的30年里,庞斯还曾应雷电华影片公司之约赴哥伦比亚,主演过3部普通影片《歌舞情梦》、《来自巴黎的那个姑娘》和《到达新的高度》。1947年,她主演了第4部影片《卡内基音乐厅》,在片中饰演一个歌唱家,其演唱和演奏构成了这部几乎毫无情节可言的音乐欣赏片的主干。

1958年,庞斯与丈夫20多年的婚姻终于走到尽头。1962年退隐。此后10多年她淡出舞台1964年退休。1972年,她与前夫指挥的纽约爱乐乐团合作,在林肯表演艺术中心交响乐厅举办个人朗诵表演晚会,证明雄风不减当年。

莉丽·庞斯晚年住在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1976年初,她七十七岁时因胰腺癌在当地故世。她的遗体被运回她的出生地,安葬在法国里维埃拉Riviera近戛纳的西默蒂埃杜大雅CimetiereduGrandJas。如今,美国马里兰州的一个小镇以'莉莉·庞斯'命名,以表示对她的崇敬。

为您推荐

弗兰克•西纳特拉人物生平

弗兰克·西纳特拉 弗兰克·西纳特拉在1915年12月12日生于美国新泽西州霍博肯,家住霍博肯的门罗街425号。他是家中独子,父亲名叫安托尼·马丁·西纳特拉(AnthonyMartinSinatra,1894年—1969年),原居西西里,在1895年迁居美国,..

马湘兰人物生平

家排第四 马湘兰是明末清初时金陵秦淮河畔名噪一时的名妓,与陈圆圆、李香君、董小宛、寇白门、顾横波等人并称秦淮八艳。她的本名是马守贞,字玄儿,小字月娇,在家排行第四,故又称四娘,她秉性灵秀,能诗善画,尤擅画兰竹,故有'湘..

赵本山生平经历

早年经历 赵本山 1963年赵本山母亲病逝,父亲远走他乡,几乎成为孤儿,开始跟二叔(盲人)学艺。拉二胡、吹唢呐、抛手绢、打手玉子、唱小曲、二人转小帽等样样精通,尤其是三弦功底尤为突出。苦难的童年是他一生的财富,为其日..

郑旦人物生平

曹辛之人物生平

曹辛之,笔名杭约赫,江苏宜兴人。中学时代曾在报刊上发表诗文。1936年与吴伯文、孔厥等人合办抗日文艺周刊《平话》。七七事变后奔赴山西抗日前线。1938年至延安,先后就学于陕北公学与鲁迅艺术学院。1939年参加李公朴率领..

詹安泰人物生平

詹安泰,自幼酷爱古典诗词。10岁学写诗,13岁学填词。中学毕业后,于1921年至1926年就读于广东高等师范学堂和广东大学中国文学系。毕业后在潮州任教于省立第二师范学校(韩山师专的前身),并兼任金山中学教师。在师范学校任教..

曾灶财生平

早期经历 曾灶财 曾灶财生于广东肇庆莲塘村,与年幼15岁的妻子文福彩育有4子4女。当中3名子女已去世,大女儿及二女儿分别嫁往英国及荷兰。曾氏16岁定居香港投靠舅舅,当建筑工地及垃圾站工作时被压伤腿部,自此要靠拐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