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赤城
在六十余年的舞台艺术生涯中,演出场次包括学术讲座达数百场。各次所演奏的代表曲目分别有《搔首问天》、《捣衣》、《醉渔唱晚》、《长门怨》、《广陵散》、《遁世操》、《欸乃》、《山中思友人》、《挟仙游》、《梅花三弄》、《流水》、《渔樵问答》等。在历次举行个人专场音乐会,以及特邀出席国际、国内的重大演出中,反映强烈。
仅列举几次比较有意义的演出:
1975年7月,赴首都参加全国独唱、独奏单项音乐调演,当时指定古琴只可演奏《梅花三弄》一曲,成为文革后期中国舞台上首次公演古琴的琴人,曲终,听众不由暴发出热烈的掌声,演出后,吕骥、李德伦等评委给予高度评价。
1988年元月,随安徽入选的一台民乐赴北京参加《龙乐音乐周》,共演出三场,其中部分节目选入人民大会堂为中央首长演出,演奏曲目《捣衣》、《醉渔唱晚》和民乐交响诗《胡笳吟》中的古琴领奏,均获得最佳的演出效果。1997年应邀参加台北传统艺术季演出并连续讲学,备受赞誉。
2006年5月18日,应山东诸城市人民政府的邀请,在诸城故土已失传的诸城琴派诞生之地,隆重举行了'百年诸城琴派还家——古琴大师刘赤城先生音乐会'。继于19日由诸城市电视台举办了由各界人士参加的长达三小时的'诸城琴学讲座',着重向大家介绍了诸城琴派的渊源与发展,并为现场观众解答了有关古琴艺术的诸多问题。千余名观众自始至终掌声雷动,是一场非常成功的音乐会和非常成功的讲座。
此外,在六十余年以来的众多演出场面,多半有录像、照片等保存,无需一一详述。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