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松人物生平

少年时期

1932年4月26日生于安徽蚌埠,原籍山东潍坊青州。
刘国松作品

1948考入南京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

1949只身随遗族学校来台,分发至台湾省立师范学院(今台湾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就读。

1951以同等学历考进师范大学美术系。

青年时期

1956与师大同班同学李芳枝、郭东荣、郭豫伦等举办「四人联合画展」于师范大学。在廖继春老师的鼓励下成立「五月画会」。

1957首届「五月画展」于台北,掀起了台湾现代艺术运动。

1959思想由全盘西化转为中西合璧,开始采用石膏在画布上打底,在油画中加入水墨趣味。

参与尉天骢主编《笔汇》月刊编撰工作,与大批诗人,如余光中、楚戈、郑愁予,及音乐家许常惠、史惟亮、评论家姚一苇等相识,并同鼓吹现代艺术。

1961与黎模华女士结婚。受建筑学界材料理论影响,放弃油彩与画布,重回纸墨世界,倡导「中国画现代化」运动,并开发各种拓墨技法,以「拓墨」和「贴」(Collage)为主。

1962参展西贡「第一届国际美展」,以及台北历史博物馆「中国现代绘画展」与「现代绘画赴美展览预展」。

1963发明粗筋棉纸─刘国松纸,并藉此创造出自我独特画风。作品《云深不知处》,为香港艺术馆收藏,是作品首次为美术馆收藏。

1965首次个展于台北台湾艺术馆。

1966经李铸晋推荐,获美国洛克斐勒三世基金会(TheJDR3rdFound)两年环球旅行奖。

应美国加州拉古拉美术馆之邀,举行在美之首次个展

受范宽《溪山行旅图》震撼,作《矗立》系列作品

1967应诺德勒斯画廊之邀,举行首次纽约个展,获纽约时报名艺术评论家肯乃德(JohnCanaday)好评,并与该画廊签约,成为代表画家。

应诺德勒斯画廊之邀,举行首次纽约个展,获纽约时报名艺术评论家肯乃德(JohnCanaday)好评,并与该画廊签约,成为代表画家

周游欧亚各国四个月后,返台,继续任教于中原大学

1969受美国「阿波罗八号」宇宙飞船由月球背面拍回地球照片之影响,开始「太空画系列」之创作,首幅《地球何许?》获美国「主流'69」国际美展绘画首奖。

1971应聘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任教,迁居香港。首创「现代水墨画」课程,隔年担任该系主任

1973开始全力探索水拓画技法。

1974年发表《谈绘画的技巧》一文,提出「革中锋的命、革笔的命」之理论,引发大规模的讨论。
刘国松作品

中年时期

1981应邀赴北京参加北京中国画研究院之成立大会并参展。

1983个展于北京中国美术馆,并应中央美术学院之邀公开演讲;随后巡回展于南京江苏省美术馆、广州市广东画院、武汉市湖北省美术陈列馆、哈尔滨美术馆等地,并做多场演讲。

1984参加北京「第六届全国美展」,与李可染同时获得「特别奖」。个展于上海、济南、烟台、杭州和福州。

1985首次应法国「五月沙龙」之邀,作品《沉入山的呼吸里》于巴黎大皇宫展出。

1986个展巡回于重庆、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地。水拓画达于成熟境地,开始渍墨画的探索与试验。

1987个展巡回于长沙、潍坊、太原,结束第三次在大陆的巡回展。

1989年应美国运通银行之邀,绘五届楼高之大画(1952x366公分)─《源》

1990大型回顾展于台北市立美术馆,并出版画册。

1992十月自香港中文大学退休,返台中定居,并任东海大学客座教授。

1998应邀赴纽约参加古根汉美术馆举办之「中华五千年文明艺术展」。应德国文化中心之邀赴欧洲参观考察,并参加「展望2000─中国现代艺术展」。

1999自台南艺术学院退休。应台北市中山画廊之邀举办个展─「宇宙即我心」。赴比利时参加「台北当代水墨画展」开幕活动。

2000应邀赴西藏大学讲学,并前往珠穆朗玛峰,成为创作系列西藏组曲之灵感泉源,出藏后左耳突然失聪。

2002「宇宙心印─刘国松七十回顾展」于新竹智邦艺术中心、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上海美术馆及广东美术馆盛大巡回展出。

2003「造化心源」于台湾台中文化中心展出。「刘国松七十回顾展」于香港汉雅轩展出。

2004「刘国松的宇宙」应邀于香港艺术馆展出,并出版大型画集。出任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人。

美国Thomson出版社的大学教科书《现代东亚简史》用了刘国松的「石头的玄学」及其理论文字。

2005受神舟六号升空的感动,开始创作《神舟六号》系列作品。

200610月应美国哈佛大学之邀,演讲《我的绘画理念与实际》,并参加赛克勒博物馆举办之」中国新山水画展」的开幕仪式。由张家界游览之后,又创作了一系列的张家界作品,山水巨幅「天子山盛夏」,随后被故宫博物院收藏。
刘国松作品

老年时期

2007年「宇宙心印:刘国松绘画一甲子」由北京故宫博物院主办于武英殿展览馆展出,之后巡展至上海美术馆和广东美术馆展出

2008在法国巴黎Galerie75Faubourg开个展。

2009于湖北省博物馆,宁夏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与合肥亚明艺术馆巡回展出「宇宙心印:刘国松绘画一甲子」被聘为客座教授至西南大学与四川美院讲学。

2010英国伦敦GoedhuisContemporary画廊个展,作品《日月浮沉》被大英博物馆收藏。获台湾师范大学讲座教授聘书。获美国加州世界艺术文化学院及世界诗人大会颁发荣誉博士学位。

2011年于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刘国松创作大展——八十回眸」

2012台湾美术馆举办「一个东西南北人——刘国松八十回顾展」

2013山东省博物馆成立「刘国松现代水墨艺术馆」

2014台北历史博物馆举办「革命·复兴:刘国松绘画大展」,此展2015年巡回新加坡、曼谷、雅加达

2015获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讲座教授聘书

应美国史丹佛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邀请与史丹佛大学麦克森教授在美国的史丹佛大学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一同演讲「科学与艺术的共鸣:从人间山水到太空幻境」

2016上海中华艺术宫举办大型回顾展「苍穹之韵——刘国松水墨艺术展」、获美国文理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7于山东博物馆举行「一个东西南北人─刘国松创作回顾展」、获中国文联荣誉委员、获台湾第36届文化奖

2018年4月26日,受聘任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当代水墨艺术研究院'院长。

为您推荐

谢默斯·希尼生平

求学 1939年4月13日,谢默斯·希尼出生于北爱尔兰乡村,12岁便背井离乡来到城里的寄宿中学,'从一个浑身泥浆的野孩子,变成了温文尔雅的文人'。 自小接受正规的英国教育,1961年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

方敬人物生平

方敬   第一篇诗歌《馈赠》作于1933年,1934年在北平晨报副刊《诗与批评》上发表。这首诗写初恋者的甜蜜体验。 抗日战争爆发后,方敬曾在四川大学借读。1938年在成都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即担任四川大学文学院支部书记..

范成大人物生平

早年仕途 范成大于宋钦宗靖康元年六月初四(1126年6月26日)生于吴县(今江苏苏州),他幼年聪慧,十二岁时便遍读经史,十四岁时开始创作诗文。 范文穆像 绍兴十二年(1142年),宋高宗生母韦氏(显仁皇后)从金国回朝,范成大应试献赋颂,名..

虞集人物生平

杜宣人物生平

杜宣   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参加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1937年毕业于日本东京日本大学法律系。1938年参加新四军,历任战地服务团秘书,《戏剧春秋》杂志编委,新中国剧社社长,《群报》总编辑,香港大千出版社社长,国..

马文升人物生平

发奸擿伏 马文升生于河南钧州(今河南禹州市),后落籍虞城。祖上均未入仕,但马文升幼时就显示出对兵事的兴趣。'尝与群儿戏,十数为群,角之靡不仆'。 马文升半身像 景泰二年(1451年),马文升考中进士,授御史。先后巡按山西、湖广..

杜运燮人物生平

1918年3月17日,出生于马来西亚。他在当地的一所新民小学读书,毕业后在甘文阁国民学校念初中。当时实兆远国民学校的初中课程是由邻近几间小学轮流承办开课,他只读了半年,便转到实兆远市的中正学校继续完成初中学业。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