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胜利的消息频传。曾经蒙受'附日'冤枉的戴望舒决定回到北方。这时,卞之琳从英国回国,路过香港,戴望舒决定与他结伴而行,他对挽留的朋友说:'我不想再在香港呆下去了,一定要到北方去。就是死也要死得光荣一点。'
到北京不久,戴望舒被安排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际新闻局负责法文科工作,对于这项工作,他十分欣慰,曾向新闻出版总署的负责人胡乔木表示,'决心改变过去的生活和创作方向'。而这时,他的哮喘病已严重到上楼都要停下来休息一会儿。为了更好地工作,他听从医生建议动了手术,但病情并未好转,由于惦记《论人民民主专政》的法文翻译,他提前出院,并给自己打麻黄素针,在家治疗。1950年2月28日上午,他照例自己打麻黄素针,为了能早点治好,他加大剂量,注射后不久,心脏跳动剧烈,扑在床上就昏迷过去,等送到医院,已经停止了呼吸。
命运多舛的戴望舒一直在曲折中行走,当曙光照耀他时又过早离世。卞之琳在悼念文章中说:'望舒的忽然逝世最令我觉得悼惜的是:他在旧社会未能把他的才能好好施展。现在正要为新社会大大施展他的才能,却忽然来不及了。'
为您推荐
戴望舒是知名的诗人,也是一位成果斐然的翻译家。对于他的译诗,陈玉刚主编的《中国翻译文学史稿》和陈丙莹撰写的《戴望舒评传》曾辟有专节进行论述。陈丙莹对戴的译诗给予了极高评价,说戴望舒的译诗'以中国现代文学语言..
戴望舒是位出色的诗歌理论家,他认为诗歌有内在节奏和外在节奏。这一主张为新诗的发展和提升提供了理论根据。很多诗歌论文,都是受戴望舒内外节奏说启发衍化而来的。如吕进《立象和建构》,袁中岳《心里场·形式场·语言场..
概述
戴望舒与施绛年
戴望舒一生与三位女性有不解之缘,他的初恋是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而他的第一任妻子是穆时英的妹妹穆丽娟,第二任夫人是杨静。
初恋
1928年,戴望舒忧郁而强烈的感情世界里,深深地爱上了施蛰..
真性情
梁宗岱作品
问:作为梁宗岱先生的学生,你们接触到的梁老是个什么样的老师?
刘志侠:我1958年入读中大法语系,是梁宗岱先生学生,后来留校工作6年,又做了梁老的同事。我最感激老师的是,他给我们展示了旧式知识分子..
戴望舒作品
戴望舒的诗歌作品虽然不多,而且大多是短诗。但在诗歌艺术上,却呈现出了独特的成就与魅力。他的诗歌中内含的多种思想艺术气质,都显示着或潜存着新诗的发展与流变的种种动向。新诗发展的历史从本质上说是..
着作书目
梁宗岱作品
晚祷(诗集)1924,商务
诗与真(论文集)1933,商务
诗与真二集(论文集)1935,商务;合集出版,1984,外文
屈原(论文)1941,华胥社
芦笛风(词集)1943,华胥社
翻译书目
水仙辞(诗集)1930,中华
一切的顶峰(诗集)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