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宗岱学生评述
梁宗岱作品
问:作为梁宗岱先生的学生,你们接触到的梁老是个什么样的老师?
刘志侠:我1958年入读中大法语系,是梁宗岱先生学生,后来留校工作6年,又做了梁老的同事。我最感激老师的是,他给我们展示了旧式知识分子的真性情,对我影响很大。这点从他上课就能看出,他的课堂非常自由,没有什么预先写好的教义,讲课开放又充满激情,天马行空,随意发挥,他的课是我们学生最爱听的。
徐真华:我进入广外,梁老已经不带学生了,但有时会开些讲座。但我们学生在校园里经常能看到他,比如说早晨散步时,广州10月份已经天凉,梁老还穿一件单衣,步伐矫健,见到我们念法语,还会过来聊几句,纠正我们的发音。我们感觉他是个热情开朗的长者,待学生很和善,后来从别的老师口中才知道他是了不起的大学问家。
成就高
问:梁宗岱先生的学问和价值在近几年才被重提,而在中国文学史上他好像没有得到应得的评价。
刘志侠:由于历史原因,梁老的作品长期尘封,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零散重印。身为他的学生,其实我们一直有结集出版老师生前作品的想法,我们夫妇的主编《梁宗岱选集》已经出版。作品跨越梁宗岱各个创作阶段,分为诗词创作、文艺评论、译诗和译文四部分。重新整理这些着述,我们仿佛又见到熟悉的梁老师,他的博学、直爽和雄辩,他的诗一般优美的语言,几乎可以听到他的急促的呼吸声和猛烈跳动的脉搏。
徐真华:我个人认为梁宗岱先生的成就一点不下于徐志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徐志摩还是个文学青年,而梁宗岱已成名成家。任性任情、诗人气质和诗人风格,还有他特有的行为模式,成为梁宗岱的标志。在中国文学史上,梁宗岱先生是不可能被遗忘的。而梁老之前的作品被湮没,有历史的政治的复杂原因。广外搜集建立'梁宗岱着述与研究全文数据库',目的就是重塑他的文学价值,力求保留这份给后人的珍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