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寄水个人介绍

金寄水是多尔衮的第十一世嫡孙,如果不是时势变迁和家道衰败的话,金寄水是手拿把攥要袭爵的。按照民俗专家金受申的说法,是'有资格从王府接到宫中当皇上的'的主儿,他也确实在王府中当了近十年的'世子',虚龄10岁时曾'恭代'其伯父在除夕家祭与清明扫墓中担当主祭,有过当王爷的体验,出府八对宫灯引路,郊游四辆汽车跟随。

金寄水的父亲死于1923年,其伯父中铨又于1931年因盗卖祖坟里的陪葬品被判徒刑,下了大狱。所以,自从金寄水1925年随全家迁出王府后,就不断搬家,房子越住越小,乃至成年便只能居于斗室之中靠卖文为生了,可是,他活得潇洒。'九一八'事变后,在日本侵略者扶植下,溥仪当上了伪满洲国的皇帝,成了民族罪人。一些丧失民族气节的皇族贵胄跑到伪满洲国去讨封,然而,金寄水却不为所动,并写诗言志:'午夜扪心问,行藏只自知;此心如皎日,大地定无私。'沈彭年是这样描写金寄水当年在东单三条24号居室的:'在这个院落的小小后院里,有一间依靠西墙南墙形成的直角搭盖起来的小坡屋。小窗小门,货真价实的斗室。住着清代开国元勋睿忠亲王多尔衮的‘末代世子’金寄水。金寄水,他把日本鬼子的威胁利诱置之潇洒的一笑,说什么也不去祖宗发祥地的白山黑水之间充当‘世袭亲王’。他挺着一身穷而硬的瘦骨头,在北京卖文为生,潇洒地挺到解放大军浩浩荡荡开进了北京城。'

为您推荐

霍松林人物故事

在学界,霍松林是泰山北斗;在教育界,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弟子眼里,他是严师,却宽以待人。那么在儿女眼里,他是怎样的一位父亲呢?在霍松林先生的灵前,记者小心翼翼提及,霍先生的儿子霍有光讲述了他们的家族故事。 霍老晚年坚..

霍松林人物评价

霍松林 霍松林数十年如一日,刻苦治学,献身教育,培养后学,勤奋着述,赢得了国家、人民和海内外文化界的赞许。1985年被评为陕西省优秀教师,1986年起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87年应..

霍松林创作经历

霍松林先生童年学诗,初高中阶段发表抗战诗词散文颇多,最早发表的是一首旧体诗《卢沟桥战歌》,时年仅16岁。从1937年至今,霍先生濡笔挥洒,浩然长歌,写尽了人世沧桑。中国作家协会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时特列入'抗战时期老作家'..

霍松林人物成就

霍松林主要作品

《霍松林选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0年10月出版 《霍松林选集》 《霍松林选集》是目前收录霍松林先生资料最多,由霍先生亲自编选的最准确、最权威的读本。选集总计600余万字,从1957年7月的《文艺学概论》到2010年6..

霍松林人物成长

霍松林 霍先生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教育,3岁起随其父认字读书,12岁前已熟读'四书五经','神童'之誉名闻天水。上中学时他就曾发表大量杂文、新旧体诗宣传抗战并引起轰动。被国学大师于右任称其为'我们西北少见的青年'。 194..

霍松林人物思想

受汪辟疆先生熏陶,霍先生早年就确立了自己的治学思想——知能并重。他认为研究者不搞创作,研究人家的作品未免隔靴搔痒;有了个人的亲身体验,才能真切体味创作的甘苦和奥妙。在他洋洋大观的作品中,最早发表的是一首旧体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