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运燮作品剖析

公路满载激情

他最出名的一首诗《滇缅公路》,写于战时,也是充满激情的:

路,永远兴奋,都来歌唱啊!

这是重要的日子,幸福就在手头。

看它,风一样有力;航过绿色的田野,

蛇一样轻灵,从茂密的草木间,

盘上高山的背脊,飘行在云流中,

俨然在飞机的坐舱里,发现新的世界,

而又鹰一样敏捷,画几个优美的圆弧。

——节选《滇缅公路》

袁可嘉评论这首诗的特点是把'静止的公路作为动物来写,使它进入充分的动态'。诗人是以跳跃的想象,歌颂这条为中国争取抗战胜利的公路。

冷静的智者

但杜运燮的诗的风格并不限于表面的激情,他更多的诗是像冷静的智者一样,观察万物,用隽永的语言,用机智和活泼的想象来写。举他两首分别写于少年时期和中年时期的小诗为例:

异邦的旅客像枯叶一般,

被桥拦挡在桥的一边,

念李白的诗句,咀嚼着,

'低头思故乡''思故乡'……

仿佛故乡是一颗橡皮糖。

(节录自一九四八年他在新加坡写的《月》)

新奇的比喻,机智活泼的想象,在这两首小诗中可见一斑。

九叶诗人

三十年前有九个年轻诗人出了一本他们在四十年代所写的作品选集,名《九叶集》,杜运燮就是其中之一。也因此,他和另外八位诗人——穆旦、陈敬容、郑敏、王辛笛、杭约赫、唐湜、唐祈、袁可嘉被人称为'九叶诗人'。艾青在近作《中国新诗六十年》中曾这样评论他们:'日本投降后……在上海,以'诗创作'为中心,集合了一批对人生苦于思索的诗人,王卡笛、穆旦、杜运燮……等,他们接受了新诗的现实主义的传统,采取欧美现代派的表现技巧,刻划了经过战争大动乱之后的社会现象。'

杜运燮是一九一八年在马来西亚吡叻州出生的'华侨作家',在当地读完初中回国就学,毕业于战时昆明的西南联大外文系。一九五一年从香港回到北京,初时从事新闻工作,后来到设在临汾的山西师范学院外语系任教。'文革'期间和许多遭受迫害的文化人一样,被送入'五七干校'接受'改造',实则是被打入'牛棚'。

令人气闷的朦胧

欧美现代派的技巧之一是诉之于直接的感觉,要求意象更加鲜活,想象更加瑰奇。因而读者的'联想'如跟不上作者,就往往觉得不可解。杜运燮去年写的一首诗《秋》被人'批'为'令人气闷的朦胧',原因恐怕就在于此。现录此诗第一节作为例子:

连鸽哨也发出成熟的音调,

过去了,那阵雨喧闹的夏季。

不再想那严峻的闷热的考验,

危险游泳中的细节回忆。

评者认为第一句就莫名其妙,'鸽哨'的声调有什么成熟与不成熟之分呢?而第二句据评者说,他和另一个写诗的朋友研究了一个多小时,才明白'那阵雨喧闹的夏季'是暗喻'十年‘文革’的骚乱'。因此认为其立意虽好,表现手法则未免写得过于深奥难懂,因而是'令人气闷的朦胧'了。

批评的文章出来后,杜运燮写了一篇《我心目中的一个秋天》替自己辩护:'诗歌同其他一些艺术作品一样,也容许读者(观众)在欣赏时进行再创造,可以有和作者不同的联想、想象和体会。'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诗无达诂'的意思吧。

诗的好坏,见仁见智,各人的鉴赏能力也有不同。杜运燮那首诗是否'令人气闷的朦胧',还是让读者自行判断吧。

为您推荐

内蒙古地区钢琴作品民族风格审美的思考与研究

  如前文所述,我们目前许多钢琴作品之所以能够得到广大音乐爱好者与学习者的接受和欢迎,其根本原因就在在于它们具有鲜明民族特色与艺术风格。世界上任何一种艺术文化只有先是民族的才会是世界的,因而我们的音乐也毫无..

内蒙古地区钢琴作品民族风格创作的分析与把握

  在内蒙古地区钢琴作品的形成、发展与演变的过程中,它将钢琴艺术的技巧本身发挥到了极致,从而使得其民族音乐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凝练与升华。这些钢琴作品我们如果概括起来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种情况..

舒伯特作品钢琴伴奏织体分析

  本文从乐曲创作角度入手,探究舒伯特在钢琴伴奏上的创作手法,力图从创作技法上得出更深层次的理解。   (一)主调性织体   钢琴伴奏是乐曲的主旋律,伴奏声部的变化对和声色彩的影响很大,为表现乐曲在旋律、调性设计..

舒伯特作品钢琴伴奏特点

把握曲调旋律,体会作品情感

  声乐艺术中词与曲一直都是相辅相成的,词奠定了曲的感情基调,使得整部作品的情感表达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更贴近实际的宣泄这种情绪;而曲则像音波的曲线图一样为听众展示了作曲者曲折而又完整的内心波动轨迹,让听众的心..

从艺术作品的本源看声乐表演的本真

  艺术美学课老师曾说,透过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我们认为艺术从灵魂深处而来,而不在于对艺术作品的简单的情感的外在表现。艺术作品不是简单的外在情感表现,其具有深厚的内涵。如同海德格尔说的一样,艺术是对物的普遍本质..

对艺术作品本源的探索

  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本源”呢?海德格尔在着作中开门见山地提出,“本源”一词指的是“一件东西从何而来,通过什么它是其所是并且如其所示”。他认为艺术的本源是存在者的存在现身于其中的本性来源。海德格尔的《艺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