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迟文学特点

报告文学

徐迟报告文学的显着特征是题材的科技化。他笔下的人物,如陈景润、李四光、蔡希陶、周培源等都是在各自专业中卓有建树的科学家。徐迟倾心于科技题材,为科技人员立传塑像,颂扬科学精神,这在题材拓展与主题开掘上具有文学史意义。《哥德巴赫猜想》的成功也正体现在这里。

在当代史上,知识分子曾被视作被改造、教育的对象,钻研科技被认为是走'白专'道路。与此相应,当代文学史上也很少有作品将科技人员作为正面主人公加以叙写塑造的。《哥德巴赫猜想》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拨乱反正,第一次对一个有争议的科学工作者作了深情的讴歌,陈景润也成为新时期文学人物画廊中一个重要的典型人物,徐迟的作品题材有'一律化'的倾向,但他对人物的表现注意求异,注重表现人物的个性品格,并设计与其特异相谐的表现形式。作者写陈景润,从外在的怪异中,发现人物对于科学执着追求的精神。写李四光,并没有对人物作全程式的铺写,而是精心截取人物历程中典型断面,挖掘人物最为闪光的美质。

徐迟的作品讲究艺术构思,善于调动生活材料进行有机的组合。《在湍流的涡漩中》叙写科学家周培源的业绩与品格。作品的标题就显示了作者构思的匠心独远。它既巧妙地契合了湍流理论家周培源的学术贡献,同时又暗示了作品叙写的1976年10月的政治背景。《生命之树常绿》写植物学家蔡希陶,象征手法的成功运用,增强了作品的诗美哲理。徐迟是一位诗人型的报告文学作家,他的作品中有诗人式的激情,有诗语式的清新、凝练和文采。他善于将枯燥变为生动,将抽象化成具体,将专业演绎为通俗,增强科技题材作品的可接受性。《哥德巴赫猜想》写到陈景润研究工作所具有的意义时,作者运用博喻譬说:'这些是人类思维的花朵。这些是空谷幽兰、高寒杜鹃、老林中的人参、冰山上的雪莲、绝顶上的灵芝、抽象思维的牡丹。'想象丰富,令人神驰。徐迟的作品也有缺失。他认为报告文学'也允许略有虚构,不离真实的虚构。'并且承认《哥德巴赣猜想》中有细节的虚构。

翻译特点

徐迟的译诗读来流畅自如,琅琅上口,其节奏快慢徐疾一如原作,读者仿佛能看到诗中所描绘的美国的经济发展风貌,仿佛能感觉到奔驰的车辆迎面而来。这一成功要归功于徐迟本人的音乐修养。可贵的是,徐迟能联系中国诗坛的现状做出自己的思考,他不无感慨地说'西洋的文字已经能直接传出音乐来了。'

他翻译的作品,在相当的程度上是通过翻译表达他本人的情感和思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翻译、创作、研究三者有机地化为一体。把翻译和研究结合起来,并选译与自己性之所近、能打动自己的作家作品,这些特点大致都体现在徐迟的翻译活动中。他的研究中摒弃了那种悬置诗作本身,只作空泛的夸夸其谈的评论路数,而与原作者作心灵上的交流。

徐迟重视包括美国文学在内的外国文学翻译、介绍和研究。他认为翻译本身就是学习。他和许多中国现当代作家一样,在自己的文学生涯中,既有译作,也有创作,还有研究之作。事实上,他的译与作,可以说也是互相促进、互相受益的。他以译作走上文坛,而其创作往往受到译作的影响。翻译对于他的创作来说,无疑是一种激发、一种'锻炼'。

为您推荐

周梦蝶文学作品

周梦蝶写诗严谨细腻,字字推敲,一首短诗可以苦吟半年,《好雪!片片不落别处》酝酿时间长达40年才定稿。一生创作诗歌400多首,近年出版诗集《周梦蝶世纪诗选》(2000年)、《十三朵白菊花》(2002年)、《约会》(2006)《有一种鸟或人》(2..

夏墨彦文学之路

夏墨彦   作者自述:我是一位喜欢欣赏阅读古典文学的人,在我是十八岁的时候,就受到我父亲的影响,就爱上了《三国演义》和《红楼梦》,三国中的每一位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里面的词赋蕴涵给我一种文学艺术的享受..

严羽文学创作

严羽教人学诗,必熟读《楚辞》,乃至于盛唐名家作品,并且反对苏轼、黄庭坚的诗风,称其为诗虽工,'盖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同时批评四灵派和江湖派。虽然生活在南宋末年,一生未曾出仕,大半隐居在家乡。但在元军入侵、国势垂危..

李廌文学贡献

晁补之文学观念

晁补之生活在北宋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几帝期间,正值北宋王朝由盛渐衰之际,社会的各种矛盾、朝内新旧党争,日益尖锐、激烈。王安石的变法受到保守派的强烈反对,加上自身的弱点,最后失败。北宋王朝在日趋..

晁补之文学贡献

晁补之出身文学世家。真宗时晁炯声名显赫,此后,'晁氏自迥以来,家传文学,几于人人有集'。晁补之从弟晁冲之也是着名江西诗派诗人。晁补之文风和为人都受苏轼影响很深。十七岁时,随父亲晁端友赴任杭州新城令,着《七述》一文,记..

阿卜杜拉·鲁达基文学成就

据考证,其诗集近100卷,多达130万行以上,包括颂诗、四行诗、抒情诗、哲理诗等,但残存的诗已不足2000行。长诗《酒颂》达190行,只用一个韵脚,音律严谨,是其颂诗的代表作。四行诗类似中国的绝句,形式短小完美,内容充实,多写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