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仲平后世纪念

纪念馆

柯仲平纪念馆位于云南广南县莲湖西畔,紧靠环湖西路。于1994年4月建成,是广南各族人民为了纪念柯仲平这位为革命战斗一生、歌唱一生的着名诗人而捐资兴建的。纪念馆为中国传统式的四合院结构。占地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70平方米,分一幢主馆和两幢附设展厅,一个碑廊。大院的地势呈阶梯状,从环湖路拾级而上,分三个平台。第一台为大门和门内左右两侧的两幢附设展厅。大门系古式琉璃瓦覆面,朱红大铁门,门两侧墙体上是画家陆锡九先生创作绘制的粉彩山水画。门面正上方藏青色底板上是书法家陆铸先生书写的'北苑'草书二字。大门内是平台天井,左右两端各建附属展厅,展厅同属琉璃瓦覆面朱红墙体。第二平台是大院绿化区,设有两个花池、两块樱花园和两个花台,其中有一个花台围护着一棵百年金桂,桂树苍老而枝叶茂盛,给纪念馆平添了一种历史积淀和文化氛围。碑廊居于右花园外沿。主馆居于顶台,属整个院落最显着的位置。占地面积25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主馆分上下两层,底层为纪念馆展厅,门外悬有柯仲平夫人等撰的'冲出莲城奔四海,刮起狂飘震九洲'(陆铸书)、'壮怀弹唱英雄史,诗苑高标革命花'(彭惠民书)、'笔风吹醒迷径草,墨雨润开含笑花'(李华甫书)等联。正面底层与楼层交接处置陆铸先生书写的'柯仲平纪念馆'六个金色楷书大字。楼层分三部分,中间同属展厅,琉璃瓦覆面,左右两端平台上分别建有'莲花'、'毓秀'两座亭阁。纪念馆主楼结构气势宏伟,金碧辉煌。纪念馆陈列着大量翔实的反映柯仲平生平事迹的图片、文字、实物资料和他的着作,其中图片178帧,实物82件和《柯仲平诗文集》等12种18个版本的着作,共21册。这些图片和实物资料,充分展示了柯仲平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柯仲平纪念馆于1998年被定为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诗人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广南人民奋发向上。

诞辰100周年

2002年1月25日是着名诗人柯仲平诞辰100周年的日子,北京、云南、陕西等地文艺界的代表及柯仲平先生生前好友共聚一堂,一起缅怀这位人民诗人。

柯仲平是现代着名的革命诗人,先后担任过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北文联主席等职。他1902年生于云南,1964年不幸去世。1919年他领导昆明地区的学生运动,1921年离开家乡来到北平,从此开始了漫长的革命生涯。他创作了众多的政治抒情诗,如《海夜歌声》、《不到黄河心不甘》、《边区自卫军》和《平汉路工人破坏大队》等,同时写了《劳工神圣》、《无敌民兵》、《十二把镰刀》等优秀剧目。除此之外,他还积极为革命做宣传和组织联络工作。他所创作的诗歌戏剧被毛主席称为'既是大众性的,又是文艺性的,体现中国气魄和中国作风'。

'猛似狂飙热似火',这是着名诗人臧克家专门为柯仲平题写的,这句话概括了柯仲平追求真理、献身革命的意志和决心。在座谈会上,柯仲平的学生回忆了几次与柯老见面的情形,这位身披短皮袄、头扎羊肚毛巾、脚踏土布鞋、下巴上留着一把长须的革命诗人仿佛又重现眼前;当他的儿女讲父亲如何克服寻党路途中所遇到的困难时,这位豁达、乐观、智慧的诗人仿佛又在用雷鸣般的声音表达着心声。

随着往事的不断提起,大家都陷入了哀痛,柯仲平的女儿抑制不住心中的悲切,流着泪朗诵最能表达柯仲平一生献身革命的诗作《不到黄河心不甘》:'左边一条山,右边一条山,川水喊着要到黄河去,这里碰壁转一转,那里碰壁弯一弯,它的方向永不改,不到黄河心不甘。'

为您推荐

手冢治虫后世纪念

纪念馆 兵库县宝冢市纪念馆 手冢治虫从5岁起一直到上大学的这段时间都是在宝冢市度过的,为纪念手冢治虫,宝冢市筹资兴建了'手冢治虫纪念馆',重现了手冢漫画世界,展示了大师亲笔手绘的原稿以及包括最初版本的数百本漫画..

崔沔后世纪念

崔沔墓志 崔沔墓志,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土于洛阳,但具体地点不详。现存开封市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唐大历十三年(778年)四月刻。志盖高、宽98厘米,厚22厘米。录皿顶,四周有阴线刻花草纹。题篆书'有唐尚书左仆射崔孝公之..

张煌言后世纪念

墓碑 张煌言墓位于西湖南岸、南屏山北麓荔枝峰下,在南屏山荔枝峰下,与章太炎墓毗邻。墓用砖砌成园形,墓碑文'故明勤苍水张公墓'。墓两侧分别为与他同时被捕殉难的扬冠玉和罗子木墓。墓左前方还有张苍水祠。祠堂是一座白..

王之涣后世纪念

杜牧后世纪念

杜甫墓 《咸宁县志·陵墓志》载:'杜牧墓,葬少陵原司马村先茔,自为墓志。'其墓建国后尚存,在司马村西南,高约7米,面积约1亩,墓顶有一大树,60年代平毁。 池州杏花村举行首届公祭杜牧大典 公祭大典 池州杏花村举行首届公祭杜..

米芾后世纪念

米芾墓 米芾墓 米芾墓在江苏省镇江市南郊鹤林寺附近的黄鹤山北麓,为北宋晚期大书画家米芾的衣冠冢。墓有石扩,直径11米,坟包径约4米,外包护石。王有台阶60级,两边置玉带坡,墓道由上而下向北伸,长60米。坟前墓碑,上刻1987年春..

丘东平后世纪念

丘东平的作品大多发表在胡风主编的《七月》杂志上,解放后,因为胡风冤案事件,丘东平长期被冷落,作品很少出版,现代文学史不再提及。丘东平牺牲后,他的妻子在家乡和和丘东平母亲同住,土改时分到两亩地,两女性难以耕种乃雇一人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