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馆
柯仲平纪念馆位于云南广南县莲湖西畔,紧靠环湖西路。于1994年4月建成,是广南各族人民为了纪念柯仲平这位为革命战斗一生、歌唱一生的着名诗人而捐资兴建的。纪念馆为中国传统式的四合院结构。占地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70平方米,分一幢主馆和两幢附设展厅,一个碑廊。大院的地势呈阶梯状,从环湖路拾级而上,分三个平台。第一台为大门和门内左右两侧的两幢附设展厅。大门系古式琉璃瓦覆面,朱红大铁门,门两侧墙体上是画家陆锡九先生创作绘制的粉彩山水画。门面正上方藏青色底板上是书法家陆铸先生书写的'北苑'草书二字。大门内是平台天井,左右两端各建附属展厅,展厅同属琉璃瓦覆面朱红墙体。第二平台是大院绿化区,设有两个花池、两块樱花园和两个花台,其中有一个花台围护着一棵百年金桂,桂树苍老而枝叶茂盛,给纪念馆平添了一种历史积淀和文化氛围。碑廊居于右花园外沿。主馆居于顶台,属整个院落最显着的位置。占地面积25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主馆分上下两层,底层为纪念馆展厅,门外悬有柯仲平夫人等撰的'冲出莲城奔四海,刮起狂飘震九洲'(陆铸书)、'壮怀弹唱英雄史,诗苑高标革命花'(彭惠民书)、'笔风吹醒迷径草,墨雨润开含笑花'(李华甫书)等联。正面底层与楼层交接处置陆铸先生书写的'柯仲平纪念馆'六个金色楷书大字。楼层分三部分,中间同属展厅,琉璃瓦覆面,左右两端平台上分别建有'莲花'、'毓秀'两座亭阁。纪念馆主楼结构气势宏伟,金碧辉煌。纪念馆陈列着大量翔实的反映柯仲平生平事迹的图片、文字、实物资料和他的着作,其中图片178帧,实物82件和《柯仲平诗文集》等12种18个版本的着作,共21册。这些图片和实物资料,充分展示了柯仲平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柯仲平纪念馆于1998年被定为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诗人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广南人民奋发向上。
诞辰100周年
2002年1月25日是着名诗人柯仲平诞辰100周年的日子,北京、云南、陕西等地文艺界的代表及柯仲平先生生前好友共聚一堂,一起缅怀这位人民诗人。
柯仲平是现代着名的革命诗人,先后担任过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北文联主席等职。他1902年生于云南,1964年不幸去世。1919年他领导昆明地区的学生运动,1921年离开家乡来到北平,从此开始了漫长的革命生涯。他创作了众多的政治抒情诗,如《海夜歌声》、《不到黄河心不甘》、《边区自卫军》和《平汉路工人破坏大队》等,同时写了《劳工神圣》、《无敌民兵》、《十二把镰刀》等优秀剧目。除此之外,他还积极为革命做宣传和组织联络工作。他所创作的诗歌戏剧被毛主席称为'既是大众性的,又是文艺性的,体现中国气魄和中国作风'。
'猛似狂飙热似火',这是着名诗人臧克家专门为柯仲平题写的,这句话概括了柯仲平追求真理、献身革命的意志和决心。在座谈会上,柯仲平的学生回忆了几次与柯老见面的情形,这位身披短皮袄、头扎羊肚毛巾、脚踏土布鞋、下巴上留着一把长须的革命诗人仿佛又重现眼前;当他的儿女讲父亲如何克服寻党路途中所遇到的困难时,这位豁达、乐观、智慧的诗人仿佛又在用雷鸣般的声音表达着心声。
随着往事的不断提起,大家都陷入了哀痛,柯仲平的女儿抑制不住心中的悲切,流着泪朗诵最能表达柯仲平一生献身革命的诗作《不到黄河心不甘》:'左边一条山,右边一条山,川水喊着要到黄河去,这里碰壁转一转,那里碰壁弯一弯,它的方向永不改,不到黄河心不甘。'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