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玉堂文学之路
仫佬族人民自古有喜唱山歌的习俗﹐包玉堂在童年时代﹐深受山歌的熏陶。这对他后来走上诗歌创作道路﹐产生了直接影响。1950年起从事文学创作,1955年采用民歌形式﹑取材于苗族民间传说﹐创作了叙事长诗《虹》﹐发表于《广西文艺》引起了文艺界的关注。他的诗歌常取材于佬﹑侗﹑壮等民族的社会生活。题材广泛,语言清新,民歌风味和地方色彩浓厚。
夏墨彦 作者自述:我是一位喜欢欣赏阅读古典文学的人,在我是十八岁的时候,就受到我父亲的影响,就爱上了《三国演义》和《红楼梦》,三国中的每一位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里面的词赋蕴涵给我一种文学艺术的享受..
严羽教人学诗,必熟读《楚辞》,乃至于盛唐名家作品,并且反对苏轼、黄庭坚的诗风,称其为诗虽工,'盖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同时批评四灵派和江湖派。虽然生活在南宋末年,一生未曾出仕,大半隐居在家乡。但在元军入侵、国势垂危..
李廌才气横溢,诗文并着。他的诗多以山水、行旅、酬赠、题画为内容,诗风雄健奇丽,七古和七绝尤为出色。散文论古今治乱,条畅曲折,颇具逻辑性。《答赵士舞德茂宣义论宏词书》一文中,提出文章须具备体、志、气、韵的'四要'说,是..
晁补之出身文学世家。真宗时晁炯声名显赫,此后,'晁氏自迥以来,家传文学,几于人人有集'。晁补之从弟晁冲之也是着名江西诗派诗人。晁补之文风和为人都受苏轼影响很深。十七岁时,随父亲晁端友赴任杭州新城令,着《七述》一文,记..
据考证,其诗集近100卷,多达130万行以上,包括颂诗、四行诗、抒情诗、哲理诗等,但残存的诗已不足2000行。长诗《酒颂》达190行,只用一个韵脚,音律严谨,是其颂诗的代表作。四行诗类似中国的绝句,形式短小完美,内容充实,多写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