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四士贺知章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一字维摩,号石窗,晚年更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其排行第八,人称'贺八'。会稽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证圣元年(695)进士,授国子四门博士,转太常少卿、集贤院学士。开元十三年(725)擢礼部侍郎,宫至秘书监。故人称'贺秘监',又简称'贺监。天宝三年(744)辞官还乡为道上,建千秋观以隐居其内,未几卒,享年86岁。

贺知章少时以诗文闻名,神龙年间(705—707)已名扬京城。开元初年与吴越人包融、张旭、张若虚以诗文齐名,世称'吴中四士',亦称'吴中四友'、'吴中四杰'。贺知章邕容省闼,高逸豁达,为一代清鉴风流之士。尤喜好在饮酒中乘兴书写诗文,直到纸尽方止。曾与张旭、崔宗硅《海录碎事》亦将其与陈子昂、宋之问、孟浩然等人并称为'仙宗十友'。贺知章还与张旭情投意合,交往甚密,又为姻亲,故时人也常以'贺张'称之。两人也经常同游,'凡人家厅馆好墙壁及屏障,忽忘机兴发,落笔数行,如虫篆飞走,虽古之张(芝)、索(靖)不如也。好事者供其笺翰,共传宝之'。(施宿《嘉泰会稽志》)

贺知章以草书名世。《述书赋》中赞其草书'落笔精绝','与造化相争,非人工即到'吕总《续书评》则以为'纵笔如飞,奔而不竭。'李白在《送贺宾客归越》诗中将其喻为王羲之,有言'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卢象《送贺监归会稽应制》诗'青门抗行谢客儿,健笔违羁王献之。长安素娟书欲偏,工人爱惜常保持。'则喻其为王献之。当时人们还将其草书与秘书省的落星石、薛稷画的鹤、郎馀令绘的凤,合称为秘书省'四绝'。然而贺知章的书法存世极少,现可见的草书作品只有《孝经》,其用笔酣畅淋漓,点画激越,粗细相间,虚实相伴;结体左俯右仰,随势而就;章法犹如潺潺流水一贯直下,充分地体现了他那风流倜傥,狂放不羁的浪漫情怀。贺知章的草书,拉开了盛中唐草书浪漫风气的序幕。此外贺知章也擅楷书,有《龙瑞宫记》传世!


贺知章雕像

为您推荐

吴中四士包融

包融:生卒年不详,润州延陵(今江苏省丹阳市)人。与于休烈,贺朝,万齐融为'文词之友'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张若虚皆有名,号'吴中四士'。张九龄引为怀州司马,迁集贤直学士,大理司直。子包何、包佶,世称二包,各有诗集。包融仅存诗..

吴中四士张旭

张旭,唐着名书法家,诗人,字伯高,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市)人。初为常熟尉,后任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与李白友善,工书法,尤精草书,喜欢喝酒,每当大醉后,便高声喊叫,发狂般地奔跑,然后下笔,有时竟以头发蘸墨而书,时称'张颠'。与李白的诗歌..

阿红怀念作家

阿红   我是从《文艺报》上读到阿红走了的噩耗,顿时目瞪口呆,一时脑子空白。上个月,我还在电话里与阿红通电话呢,尽管传来的声音很轻、很无力,但我怎么也想不到这位诗坛老将会轻易告别了心爱的诗坛。去年年初,阿红还从沈..

吴中四士张若虚

郑振铎人物影响

郑振铎   郑振铎对中国的文化学术事业作出了多方面的杰出贡献。在文学理论方面,他是文学革命初期'为人生'的文学的重要倡导者之一。1921年6月,他进一步提出需要'血和泪的文学'的口号(《血和泪的文学》),要求进步作家创..

郑振铎感情生活

郑振铎   郑振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五四运动时,他是北京铁路学校学生领袖,1919年,与瞿秋白等人创办《新社会》旬刊,1920年11月,与沈雁冰等人发起成立现代文学史上最着名的文学团体——文学研..

郑振铎人物评价

梁羽生谈郑振铎 郑振铎   (选自梁羽生《笔·剑·书》,'郑振铎与商务') 第一个因飞机失事而死的名作家是徐志摩,第二个是郑振铎。谈徐志摩的甚多,我来谈谈郑振铎吧。一九五八年十月二十日,他担任'中国文化团'团长,往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