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明作品
摄影观点
黑明的摄影是在天津工艺美术学院学的,学校的很多老师都套用绘画理论来讲摄影。在他看来这显然是不能套用的。'影像的真实瞬间是至关重要的,但是那些黄金分割式的构图和相关理论在我看来是不适合摄影的。'他觉得八九十年代对摄影的宣传是不正确的,比如有报道说有人不顾家庭生活困难去西藏拍照片。
他以为,摄影的定位很重要,不管什么摄影,商业或是新闻,都要和市场接轨。现在的情况是,报社如果觉得自己的摄影记者拍得不好,就可以不用他的照片,而去图片网站去购买照片,这是很方便的事情,在北京可以看到全世界的记者拍摄的照片。中国的照片在世界市场上特别火,一张照片能卖两三千美金甚至几万美金。因为中国的摄影在不断规范,在与国际市场接轨。'过去,我们的照片卖不了,就是因为它不规范,比如感光材料、制作水平等等。现在就不一样了,像北京就有好几个工作室,做得就非常规范,用收藏家所推崇的纸基纸,包括销售照片应该怎样去编号等等。'
'我觉得摄影也可以多元化,海尔和蒙牛的成功都因为它们产品的多元。摄影也没必要单一,国外很多摄影师就是全能型,什么都可以拍,当然他不喜欢可能就不做。如果一味只拍自己感兴趣的选题,那就很难把自己喜欢的摄影进行到底,因为胶片和机票都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去对付它。'黑明以自己的经验阐述这个最实际的问题。
把握细节
在拍摄每一个选题之前,黑明都会提前选择好相机,决定拍数码还是胶卷,一旦决定拍摄,中途就不再更换。'这与后期的编辑、排版、出版、销售都有关联。甚至包括单幅、组照、横幅、竖幅都会事先确定。'他会把这些技术上的细节要提前确认。
而就艺术方面来说,他觉得是摄影语言的应用。'有的主题适合用欢快的形式去表现,但有的主题就适合用悲伤的表情去体现被摄对象的内心世界。'
最重要的是把握好自己的定位。摄影应该有变化,不能老是一种方式去拍,要随着思维的变化去拍。在他看来,不用刻意形成单一的风格。并且他个人不太喜欢过于形式感的东西,
认为内容始终是第一位的,摄影最重要的是真实。'形式的东西就是让人一看感觉能眼前一亮,其实看完之后发现原来什么也没有;就好像一个人长得再漂亮再帅,但没有思想就不会有什么建树一样。'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