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梦祯佛教渊源

冯梦祯,自号真实居士,浙江秀水(今嘉兴)人。万历五年举会试第一,选翰林院庶吉士,累官而至南京国子监祭酒。由于其为官端直有持,并主于气节,萧洒疏放,以故在朝时屡遭忌排,加之其他家庭或身体健康等方面的原因,大量时间仍为闲置里居,长期定居于杭城,在孤山之阳筑一住处,名曰'快雪堂'。冯梦祯自万历初因同情抗论江陵人士,在朝即名声大振,归居后留恋于山水湖景,结交多方胜友,不仅以文章见长,而且通悟佛理,助缘佛事,在东南一带声名甚茂,是一位着名的佛教居士,彭绍升《居士传》载其名,附于其里人五台居士陆与绳后。

考之冯氏所撰'快雪堂'二书及其他的史料,其与佛教相关的事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是联系僧界、交际各类崇佛人士。当时名僧中如云栖、达观、憨山、雪浪、藏密等,均与之有较多的交往,尤其是那些大大小小的住寺或走游之僧更是长期地与之有往来关系,在居士当中,其交游较多的东南名流则有虞淳熙兄弟、陆五台、黄贞父、屠隆、唐元征、管志道、顾源、袁了凡、董其昌、潘景升等,这些信佛者之间频繁的穿插往来,游动不已,不仅使多种佛事活动得以频繁地展开,也在东南一带的地理空间上制造了一种佞佛的气氛,尤其是从《日记》中可以看出,冯梦祯在杭城的存在,无疑为这个运转网络增添了一个重要的联系枢纽。其二是参与各种悦佛、礼佛、助佛等的佛事活动,比如助缘,文集中便保留了一批当时参与募助的文章,如为浙地各种佛寺重修、增建所写的劝缘疏即有径山化城寺、嘉兴楞严寺等,而其自己也往往或出资或舍地,如戒山僧与虞氏兄弟计修西溪忏堂时,冯梦祯便主动献出属于己产的土地十二亩。甚至介绍天台僧至其好友管志道处募资。由于冯梦祯的名声,许多僧侣便常委托其起草诸如序跋、碑铭、塔记等一类的文字,包括如憨山德清、达观真可等着名高僧也会引介一些这方面的工作,这些都可看作是一种助佛性质的行为。他如参与佛者或居士在杭城组织的放生会、家庭中的礼佛活动等,这于冯氏的文章中亦多有记载。

其三是对刻经、颁经等的支持、宣传与联络等。根据冯氏文集的记载,嘉兴楞严寺不仅是冯梦祯习佛之师达观的偏爱之所,也在当时属一重要的佛经刻印与流通场所,并设有经肆,由于冯梦祯与楞严寺的特殊关系,由此而能常参与一些沟通性的工作。当然与刻经最有关联、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次活动是对嘉兴藏(径山藏)刊刻的推助。嘉兴藏的缘起因于晚明佛教的急剧推布,为满足对佛教经籍阅读的需求,便需要向社会提供一种可方便使用的方册型藏经。德清《达观大师塔铭》记其本末甚详,两次提到冯梦祯对此事的参与,即该事为达观倡缘,'遂与太宰公(陆光祖),及司成冯公梦祯、廷尉曾公同亨、冏卿瞿公汝稷等定议,命开公(密藏)董其事,'万历己丑即十七年创刻于五台,后南移至径山,《塔铭》又云:'师化后,吴公出长浙藩,用冯司成初议,修复化城,为径山下院,藏贮经版。'由此可知,冯梦祯参与了嘉兴藏刊刻的主要议事,并提出了贮板存放化城的建议,这显然是非常重要的一次历史性举动。

梦祯文集许多文章均牵涉此事,如《重兴径山化城子院劝缘疏》即详述了大藏'自北而南,而其南也,又自径山而化城'之经过。《刻经约文》在述及缘事时云'藏师刻经大愿起因此地,而结期于清凉,集大缘南北四十分,分岁捐百金,十年满行就绪矣……',由这则资料看,一是大藏之起事原即肇于嘉兴楞严;二是密藏道开在最初便是这一工程的创意者,从而有补于过去一些提法的笼统。梦祯的许多文章反映出,在整个前期的筹办过程中,密藏所起的作用是最为主要的。《报密藏师兄》一书进一步谈到刻藏过程中一些与校勘有关的技术性问题,大约是当时有欲将校刻安排于另一着名的刻经处吴江之事,冯氏写信于密藏道开而表示不妥,其文曰:'吴江请经之难,亦以彼中校雠无人。庸目校经,字字用手指历过,劳十功一,徒足损污经本。而新经印出,依旧差讹。故不许耳。'为此,他希望这一工作由自己来承担:'今除北方,遍索江南淄素中,自许不佞可当其一,他则子晋耳。经律论三藏中,改正讹字,每卷不过一二处,依样画葫芦,眼光烁过,便可定夺。'从中可见出他对校经之业的高度热忱,也反映出他对藏经内容的极为熟悉。这种热诚也见之于《发愿刺血书大藏经疏》一文,梦祯与密藏道开一同发愿倡以血书写大藏。其中,道开书《华严经》一部,冯梦祯书大小乘经律论各一卷,'乃至多卷,共满大藏',这点若非为一种坚执信念所支持,是很难做到的。借助于这些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冯梦祯在整个嘉兴藏筹办过程中所发挥的不可磨灭的作用。

以上只是简括地、平面化地描绘了冯梦祯介入佛教的事况。要对冯氏做进一步的了解,自然还得有赖于一些专题性的研究。以下从冯梦祯的经历中拮取两个相对重要的侧面或事例,即一是由禅而净的思想渐变过程,二是与文学家屠隆的佛事交往,希望通过对之的考订,来观察冯氏与晚明时期东南佛教之间的联系,及其思想于其他领域辐射的情况等。

为您推荐

佛教影响下的北魏书法

  (一)龙门石窟与造像题记。龙门石窟的开凿时间约在魏孝文皇帝迁都洛阳的前几年,后一直延续到北宋时期,规模宏大。石窟中皆是当时贵族或民间的佛教信众筹集善款为祈福平安所造的佛龛,而在造像之后,为了记录造像时间、造像..

北魏佛教造像书法的影响

  在北魏佛教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以“龙门二十品”为代表的佛像造像记书法,这一独特的形式不仅反映出北魏市民阶层对佛教信仰的社会状况,也同样反映出当时书法艺术的发展状况。书法艺术不仅充当了宣传佛教思想的重要手..

拉卜楞寺佛教建筑工艺特征

  (一)都刚法式   拉卜楞寺建筑群除嘉木样寝宫有汉式、汉藏结合式外,所有佛殿、经堂完全沿袭西藏传统建筑风格,主要特征是“都刚法式”。“都刚”,藏语“聚集的房屋”的意思。都刚法式是一种定型化的藏式建筑法式,主要..

冯梦祯东南佛教

冯梦祯佛教渊源

冯梦祯,自号真实居士,浙江秀水(今嘉兴)人。万历五年举会试第一,选翰林院庶吉士,累官而至南京国子监祭酒。由于其为官端直有持,并主于气节,萧洒疏放,以故在朝时屡遭忌排,加之其他家庭或身体健康等方面的原因,大量时间仍为闲置里..

墨普德与汉学的渊源

墨普德:我的祖父也是一个非常着名的史学家,所以搞史学的那个细胞也是传到我。 我的祖父可能二十几岁或者是三十几岁的时候,就攻读汉语,二三十年代的时候,他攻读了汉语藏语,研究相关文化方面的书籍。他读了大约五年到十年的..

山东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②

  发掘地点:   简介:   青州龙兴寺出土的大批造像,多数形体较大,包括至延续 500 年的石 、 玉、 陶、 铁、 木和泥造像 200 余尊,其中以时期石像最多,有佛、 菩萨、 弟子、 罗汉 、 飞天、 供养人等多种题材。造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