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ryNilsson
如果你听过MariahCarey的《WithoutYou》的话,你一定会被这首作品旋律打动。但此歌的原唱并非是玛丽娅·凯莉,而是HarryNilsson,玛丽娅·凯莉原封不动的翻唱《WithoutYou》连配乐也未更改,但是如果你听过原唱HarryNilsson的演绎,你一定会感叹,对一首歌曲来说表达自己的情感远比炫技更能打动人。因为《Withoutyou》这首曲子,Nilsson永远不会被乐迷遗忘。HarryNilsson不仅唱腔独树一格,处世风格亦是一绝。
和大多数穷于应付宣传的艺人不同,Nilsson极少在公共场合出现,也不喜欢制造新闻。自从1973年以后,他像隐士般,自顾自的从事创作,渐渐地在歌坛消失。当MariahCarey于1994年初,再度把这首歌唱进排行榜时,Nilsson却悄悄的告别了人间。
如果你看过《You’veGotMail》(电子情书)这部电影的话,不知你是否还能想起当梅格莱恩(MegRyan)和汤姆汉克斯(TomHanks)两人在Starbuck的橱窗边心情愉悦的聊着天的时候,背景声所配上的音乐,'I’llsaygoodbyetoallmysorrow,AndbytomorrowI’llbeonmyway,IguesstheLordmustbeinNewYorkCity……Forthefirst
time,I’llbreathefreehereinNewYorkCity'(我要告别所有的忧伤,于明天启程,我想上帝一定在纽约……这是我第一次能在纽约自由舒畅的呼吸'。这首音乐正是由希妮.奥康娜(SineadO’Connor)翻唱哈里.尼尔森(HarryNilsson)的《IGuessTheLordMustBeInNewYorkCity》(我想上帝一定在纽约)。如果你觉得这首配上乡村韵律的歌曲相当好听的话,那么我请你有机会务必要找到它的原唱版,因为尽管奥康娜重新演绎的版本用了几乎和原曲相同的编配,但别忘了出生于都柏林的她要唱出尼尔森这位布鲁克林区土生土长的纽约人与生俱来的纽约气质,又是谈何容易的事啊!而在两个版本的对比中,我们愈发感到奥康娜的笨拙和尼尔森的轻灵。
做为一个大都会的流行歌手,尼尔森的音乐几乎很好地诠释了六七十年代整个纽约主流人群的生活和心态,虽然他从来不是一个音乐的革新家,但他却懂得如何吸收各种音乐元素到他的创作中,当这些音乐经过纽约市林立的霓虹灯光的洗衬之后,我们也就听到了更多样性、更丰富的纽约式流行歌曲,同时再配上他通俗易懂却充满智慧的歌词,就更让歌曲添了很多灵性,《Coconut》就是最好的例子,用古典的室内乐打底,呈现出都市的华丽和唯美,而布鲁斯Solo恍惚间的滑过仿佛是天空中一朵小小的愁云,不夸张却真实,而从普通气声唱法里渐渐过渡过去的爵士颤音则为这个都市贴上最光鲜的一张标签。尼尔森的嗓音其实在纽约这个牛鬼蛇神汇聚的城市里算不上有多出色,但是他的平和却像一个老友似的总能用友情般的对话来打动你,像《1941》里沙哑却不粗砾的嗓音,还有稳中见长的拖音,总让人感叹多一点太过而少一点又觉得不够。
这张唱片基本上展示了HarryNilsson的音乐生涯,从早期的民谣到后期更偏向于摇滚,但是无论风格的变化,唯一不变的是HarryNilsson的音乐精神。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