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婷
笔名的由来:舒婷出生时,祖父循族谱'佩'字辈,为其起名叫'龚佩瑜'。舒婷在上幼儿园时,妈妈嫌这个名字不谐音,于是改名为龚舒婷。她哥哥是'书'字辈。《诗刊》刊用她的第一首诗《致橡树》时沿用'舒婷',如此舒婷便成了她的笔名。
她与顾城:她曾经写过一篇散文来怀念顾城和谢烨,记录不少小事。其中有一件事--他们一起在北京吃饭,舒婷请他们吃饭,还请了一帮北京的诗人,但只有顾城抢着付钱,尽管他那时
连木耳都养不起。他还帮着过去端盘子,而那帮北京诗人只在一般坐着隐隐地看着。
她与谢烨:当时顾城他们过得不好,她拿了些不穿的时髦衣服送过去,谢烨很喜欢,穿着也总念着。
为您推荐
舒婷擅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把捉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她的诗歌充盈着浪漫主义和理想的色彩,对祖国、对人生、对爱情、对土地的爱,既温馨平和又潜动着激情。她的诗擅长运用比喻、象征..
舒婷作品
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作品奖;
《双桅船》获全国首届新诗优秀诗集奖、1993年庄重文文学奖;
《真水无香》获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年度散文家授奖';
《在那颗星子下—..
舒婷
50年代中期,母亲带着她和兄妹三人从漳州回到厦门,被分寄在祖母和外婆家里。舒婷从小随母亲在外婆家长大。
四岁起,外祖父就拿唐诗当儿歌教她念,外婆则娓娓讲述'三国'、'水浒'、'聊斋'哄她上床睡觉。小学三年级,有了..
《留回岭汪明府宅》
仇池非仙境,商岭在人世。
讵必深且僻,而后兵可避。
大物有转移,戈甲满天地。
城郭非云远,马迹竟不至。
蓊蔚树木密,复重涧谷閟。
中有长者家,累叶重名谊。
积德服里社,故非一朝致。
园池既显敞,栋..
诗歌《致英勇的越南人民》获'胡志明朗诵诗荣誉奖',《莫斯科——北京》等三首译诗获苏联加强友谊奖,散文《珠海——双重美的明珠》获珠海10周年征文一等奖,《忆毛主席访苏片断》获纪念毛泽东百岁诞辰荣誉奖,荣获国务院颁发..
1963年8月,出生于四川省武胜县。
1983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电机专业。
从80年代开始,多次应邀参加由中国作家协会,日本东京地球诗歌节活动,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四川省作协,云南省作协,《诗刊》社,《星星》诗刊社,《人民文学》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