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发生了'左叶事件',《人民日报》的编辑记者也想在自己的报纸上对这一事件予以回应。袁鹰写了一篇题为《要学会尊重人》的短杂文,迅速在5月10日见报,袁鹰先生后来回忆此事时写道:'只因为由这个‘事件’而起,自然就增加了火药气味,不过发表以后,倒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反应'(袁鹰《五十年代杂文悲欢录》)。
不久,上面为'左叶事件'定了性:'这件事是被新闻界右派分子加以夸大渲染,借以发动反对人民、反对社会主义、反对共产党领导的政治进攻的一个导火线',此后,凡报道过这件事的报纸都作了检查,不少发表过批评左叶意见的人被打成右派。所幸《人民日报》的袁水拍、方成、袁鹰没有因此打成右派,但也写了书面检查。
在《五十年代杂文悲欢录》中,袁鹰先生写道:'事过三十余年,这个事件的是非曲直,都成了明日黄花。前几天偶然同一位当时在场的老记者说及此事,都不禁哑然失笑。又听说左叶同志在十年动乱时期又受到迫害,真是接二连三地倒霉了。'他还对左叶表达歉意说:'就我个人来说,虽然‘文革’中有人还去查这笔旧账,作为‘一贯反党’的一个罪证,但是冷静想想,那篇短文也有不少毛病。对被批评者缺少与人为善的态度,口气生硬,用词尖刻,作为杂文,都是不足为训的。……至今想起来,仍觉戚戚于怀,很对不起这位老同志。'
为您推荐
贾公祠在北京房山区房山城南的石楼镇二站村,有一座2005年修复竣工的贾公祠,是为纪念唐代着名诗人贾岛而建。
重建的贾公祠由两部分组成,西部是文化接待区,是两重院落。其中陈列了纪念贾岛的文字书画,供人欣赏。东区是贾公..
袁鹰作品
四十多年来,写了大量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和儿童文学。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第一个火花》《红河南北》《风帆》,《第十个春天》等;诗集《江湖集》《花环》(与闻捷合着),儿童文学作品:游记《丁丁游历北京城》,诗集..
在县城南郊安泉山。长12米,宽、高各3米,砌石为垣。现有清建墓碑'唐普州司户参军浪仙之墓'。墓前有清建瘦诗亭,内陈历代文人吊唁贾岛的石刻诗文。
唐开成五年(840年),贾岛61岁时迁来普州(今四川安岳县),任司仓参军。他到任后,曾..
早年出家
贾岛的家乡范阳曾是安禄山的老巢,安史之乱平定后,这里又长期为藩镇所据,处于半隔绝状态。贾岛出生于平民家庭,门第寒微。所以他早年行事率不可考。传说他30岁前曾数次应举,都不得志。失意之余,又迫于生计,只好栖身..
原文
贾岛字阆仙,元和中,元白尚轻浅,岛独变格入僻,以矫艳。虽行坐寝食,吟咏不辍。尝跨驴张盖,横截天街。时秋风正厉,黄叶可扫。岛忽吟曰:'落叶满长安。'求联句不可得,因搪突大京兆刘栖楚,被系一夕而释之。又尝遇武宗皇帝于定水..
-《剑客》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贾岛诗思奇僻。这首《剑客》却率意造语,直吐胸臆,给人别具一格的感觉。诗题一作《述剑》。诗人以剑客的口吻,着力刻画'剑'和'剑客'的形象,托物言志,抒写自己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