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瓦利斯代表作品

《海因里希·冯·奥弗特丁根》

1799年12月初,诺瓦利斯从阿特恩(Artern)向财政顾问奥派尔作了有关他的对底下煤炭发现的调查的报告。正是在这些日子、这个地方,他开始了《海因里希·冯·奥弗特丁根》的创作。他的未完成的长篇小说《海因里希·冯·奥弗特丁根》(1802)描写中世纪诗人奥弗特丁根的生平,以与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相对抗。小说探讨以神秘的'蓝花'为象征的浪漫派诗歌的价值和本质,语言优美,想象丰富。他还曾计划编写一部百科全书。对于诺瓦利斯的评价,有人认为他的世界观神秘、反动,他歌颂黑夜、死亡、疾病等是消极颓废;另有人则认为他的消极之中包含着反抗。但对他在艺术上的创新和成就都表示肯定。

对诺瓦利斯而言,小说并不包含确定的结局——它不是一句话的情景和事实。它是一个观念的生动直观的实行——实现。而一个思想却不能被表达到一个句子里。一个思想是一个无限系列的句子。这种思想,早在1798年就已经写下了。它不仅表明了诺瓦利斯对小说的特殊兴趣,而且也萌芽地显示出他对一部小说应是什么的设想。这有待表达的思想已存在于他的头脑中了:它是具有一个爱、安宁与和睦的无限的王国的存在之意识的我与世界的弥漫。

诺瓦利斯的《海因里希·冯·奥弗特丁根》分为两部分,'整个小说应是诗歌的神化。海因里希·冯·奥弗特丁根在第一部分中成熟为诗人——在第二部分中则作为诗人使诗歌神化,使带有幸福表情或美好色彩',1800年2月23日,哈登贝格在给路德维希·蒂克的信中这样写道。

尽管诺瓦利斯雄心勃勃,但他的身体却拒绝为实现他的理想服务。诺瓦利斯自小体弱。据有关资料显示,可能早在1798年初夏,他已经被诊断出患有肺结核。至1800年8月,健康状况一再恶化,勉强拖至1801年3月25日,终于留下未完成的《海因里希·封·奥弗特丁根》的残稿,离开了这个世界。

《夜颂》

诺瓦利斯的代表作《夜颂》(1800)一诗,是在他的未婚妻去世后写成,诗中表现了对死者的悼念,追求'永恒之夜的奇妙王国'。他的《宗教歌》一诗表明了他对于基督教的信仰。他认为诗歌的真正的题材和值得追求的内容,是一切神秘的、奇妙的、童话般的东西。在《基督教或欧罗巴》(1826)一文中,他希望出现一个理想化的中世纪社会,人们和睦、知足,一切政治、社会的对抗矛盾全被掩盖。他抱怨欧洲基督教因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而分裂。他丑化启蒙运动和法国革命,要求在一个新的持久的教会领导下,建立一个欧洲的国家联盟。这篇文章体现了'神圣同盟'和天主教反动派的观点。

为您推荐

萨福作品欣赏

给安娜多丽雅 我觉得同天上的神仙可以相比, 能够和你面对面的坐在一起, 听你讲话是这样的令人心喜, 是这样的甜蜜: 听你动人的笑声,使我的心 在我的胸中这样的跳动不宁, 当我看着你,波洛赫,我的嘴唇 发不出声音, 我的..

萨福作品内容

萨福的作品多为柔美婉约的渴求爱恋的情诗,并且常常为她的女学生所作。当时很多年轻女子慕名来到勒斯博岛,拜学在她门下。萨福不仅教与她们艺术,而且写给她们表达强烈爱慕的情笺。当学生学成离岛,嫁为人妇时,萨福还为她们赠..

萨福作品风格

萨福的诗温婉典雅,真情率性,大多以人的爱和欲望为主题——不同于她以前的诗歌是以神作为歌吟的对象——诗中充满了爱的劝喻、爱中的甜美与痛苦或两者相互交织的情愫,以及弥漫着怜悯和嫉妒的悲鸣之声。读她的诗歌,犹如冒险..

萨福人物作品

吴思敬主要作品

吴思敬 主要学术着作 着作:《诗歌基本原理》(工人出版社1987年)、《诗歌鉴赏心理》(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诗歌鉴赏心理》(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写作心理能力的培养》(北京出版社1985年)、《冲撞中的精灵》(陕西人民..

伊沙人物作品

诗集:《一行乘三》(诗集•合着)《饿死诗人》《伊沙这个鬼》《野种之歌》《我终于理解了你的拒绝》《伊沙诗选》《我的英雄》《车过黄河》长诗《唐》《无题诗集》《灵魂出窍》《伊沙诗歌:纹心》《蓝灯》《世界的角落》《伊..

伊沙作品评价

伊沙被公认为口语诗写作的急先锋,犀利的笔锋、充满激情的写作状态使他二十余年来一直处于文坛的风头浪尖。如同日常口语无所不在,伊沙诗歌无所不写,以直白流畅的笔触记录下最真实的人间生活,极大地刺激了现代汉语的表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