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怒人物经历

1985年3月,写下第一首新诗,题材是爱情诗。

1987年7月,在《湖南文学》发表诗歌处女作《标本》。毕业分回安庆工作。

1988年9月,创作长诗《毁灭》,这首诗是对前四年抒情诗歌的总结,它是一个句号,标志着个人抒情时代的终结。此后开始陆续毁去历年的旧作。10月,与诗友创办《野海诗报》。

1992年8月,出于对诗坛流行趣味和创作惰性的深恶痛绝以及对自己以往创作的怀疑和不满,开始进行藐视规则的写作。决心不闻窗外事,写一首诗就尽自己最大可能去发挥,而不考虑能否发表。写作短诗《守夜人》。取笔名余怒。12月,自费印行小报《混沌》,用以刊发自己的作品。

1993年5月,印行《混沌》第二辑。8月,开始创作长诗《松弛》。10月,写作短文《从有序到混沌》,提出'混沌'诗学概念。完成《松弛》。12月,印行《混沌》第三辑。

1996年2月,完成诗作《网》。9月,打印《界线》第二辑。10月,完成《目睹》、《匿迹》等诗作。

1997年6月,获台湾民间第一届'双子星新诗奖'。7月,前往北京进修。9月,写作论文《感觉多向性的语义负载》。

1998年11月,自印《余怒九十年代作品选》。

1999年2月,诗集《守夜人》收入台湾诗歌评论家黄粱先生主编的《大陆先锋诗丛》,由台湾唐山出版社出版。7月,毕业回乡。

2000年10月,写作论文《体会与呈现:写作与阅读的方法论》。11月,完成诗作《慢慢愈合》。

2001年,写作短诗《这一分钟》、《梯子与溺水》。2002年,写作短诗《故事性》、《溺水者》。

2003年,写作短诗《来去》、《孤独时》、《电视塔上》。应邀为《诗歌月刊》主持'先锋时刻'栏目。

2004年11月,自印诗集《余怒诗选集》。

2005年,写作短诗《美而邪》、《一件东西》、《现象研究》及长诗《枝叶》。12月,辞去《诗歌月刊》'先锋时刻'栏目主持。

为您推荐

耿占春人物经历

耿占春 80年代以来主要从事诗学研究、文学批评,有《时间的土壤》和《新疆组诗》等少量诗歌习作。着有《隐喻》(1993年)、《话语和回忆之乡》(1995年)、《观察者的幻象》(1995年)、《叙事美学》(2002年)、《在道德与美学之间》..

耿占春获奖经历

耿占春 从事写作30多年来,耿占春教授凭借出版于2008年的《失去象征的世界——诗歌、经验与修辞》第一次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华语文学传媒奖由南方都市报于2003年发起主办,下设年度杰出作家、年度小说家、年度诗人、..

王绶青任职经历

王绶青 历任内蒙古大学中文系教师,汲县创作组组长,卫辉政协副主席,新乡地区文联主席、党组书记,着名诗人、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星》杂志、《莽原》杂志主编,河南省文联第二、三届委员,河南省作家协会第一届常务..

杨小滨人物经历

吕叶人物经历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诗歌写作,坚持独立的'个性写作',少有作品发表,后经梳理主要写作阶段与主要作品有《青铜时代——生命系列组诗》、《面具时代——存在系列组诗》、《寓言时代——城市寓言系列组诗》、《灵性时代——阳..

戈麦人物经历

1967年生于黑龙江省宝泉岭农场,是五个孩子之中最小的一个,取名褚福军。 1985年考入北大中文系文献专业。 1987年写诗《金山旧梦》等。 1988年写诗《克莱的叙述》等。 1989年担任《中国文学》杂志社编辑。自编诗集《..

王怀让获奖经历

王怀让 其代表作为'三人'、'三作'、'新三吏'、'新三别'。曾获得中国报纸优秀作品奖,人民日报优秀作品奖、全国图书奖、《诗刊》作品奖、河南新闻奖和省委省政府好新闻特别奖、河南图书奖、晋冀鲁豫图书奖、河南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