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出生于法国都兰地区图尔市的一个市民家庭。其父是农民,为人善变,靠着巧妙的钻营,迅速累积财富,母亲萨朗比埃是巴黎银行家的女儿,她的信念是'财富就是一切'。巴尔扎克是个长子,但很少得到家庭的温暖,出生不久便被送到图尔近郊,由一个宪兵的妻子抚养,长大后进入旺多姆教会学校寄读,巴尔扎克与母亲的关系一直不好,他说:'我从来没有母亲,她实在太可怕了。'从少年时代巴尔扎克便开始博览群书。1813年中学毕业后,巴尔扎克按父亲的意愿进入巴黎大学法学院学习,但他对法律并不感兴趣,而是旁听了很多文学院的课程。同时,他还进修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课程。这些自然科学领域的积淀对巴尔扎克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他开始构思《人间喜剧》的契机便是受法国生物学家布丰构建动物世界博物全书的影响。
巴尔扎克读大学期间,父母为了让他尽早熟悉未来职业,曾先后安排他在一位诉讼代理人和一位公证人的事务所见习。几年的见习生活让他受益匪浅,非但熟悉了民事诉讼程序,还从这个法律窗口窥见了巴黎社会的种种奥秘,看到了繁荣景象下的罪恶,为未来的创作积累大量素材。
1819年1月,巴尔扎克从法学院毕业,但也是同年,他拒绝了家人为他安排的公证人事务所的职位,而坚持要走毫无生活保障的文学道路。为了向父母证明自己的文学天赋,他几乎足不出户的奋战一年,完成了处女作诗剧《克伦威尔》。然而结果却令自己大失所望。法兰西学院的一位院士看过剧后表示:'这位作者随便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搞文学。'
为了摆脱经济上对父母的依赖,巴尔扎克曾以各种笔名为书商炮制和撰写流行小说,以维持生计。当然,这些纯粹以赚钱为目的的商业性作品不会给他带来所期待的荣誉,后来他甚至否认这些作品出自他的手笔。随后,为了给自己的严肃创作寻求稳定的经济来源,他决定暂时弃文从商。从1825年开始,他先后尝试过出版业,开办过印刷厂、铸字厂,每次都以失败告终。四年的商海沉浮,让他尝够了破产、倒闭、清理、负债的苦楚。最后,母亲出面替他还债。走投无路的巴尔扎克只好放弃,重新进入文学创作。生活中的一切挫折都在他的笔下转化为成功的创作素材。
这时巴尔扎克决定要在文学上取得轰轰烈烈的成就。他在书房里放置了一座拿破仑塑像,在塑像的剑鞘上刻下字句:'他用剑未完成的事业,我要用笔完成!'1829年,巴尔扎克完成长篇历史小说《舒昂党人》,是第一部用'奥诺雷·巴尔扎克'的署名发表的历史长篇小说,他把以于洛将军为首的共和党人,视为'勇敢的爱国者'。尽管这部小说并没有在法国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却为巴尔扎克在文学界赢得了一个稳固的地位。1830年先后发表了《婚姻的生理学》、《城郊舞会》、《猫打球商店》、《高利贷者》和《驴皮记》等八部作品。早年生活中的种种挫折和苦楚让巴尔扎克以一种近乎自虐的勤奋态度写作。从1830年开始,他进入创作高潮,以目不暇接的速度接连发表篇幅不等的小说数十部,部部都引人瞩目。及至1833年《欧也妮·葛朗台》问世,巴尔扎克已经是享誉欧洲的着名作家。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