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原人物生平

在中国现当代新诗的画廊里,绿原的诗歌无疑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

17岁初登诗坛的绿原歌唱着自己编织的'童话'行走在现代诗歌的征程中,无论其早期诗歌《童话》的梦话迷离,中期诗歌的悲愤激情,还是晚期诗歌的沉郁厚重,绿原始终坚持着执着而又独特的艺术追求。诗人一生诗风的几次转变,但始终有一个无法回避的景观,那就是若隐若现的宗教色彩。正如诗歌评论家张立群指出:'常常时隐时现于诗人作品中的宗教意识以及宗教情怀也是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 综观绿原的诗歌创作,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诗人最不幸之时,却是其诗歌最有永恒价值之刻,而就是最有价值的诗歌,时时与宗教紧密相连。如40年代的《憎恨》(1940.12)、《给天真的乐观者们》(1944.12)、《诗人》(1949元月)、《站在伽利略面前》(1949)。因胡风案入狱七年的《又一名哥伦布》(1954)。文革十年的《重读〈圣经〉》(1970)、《母亲为儿子请罪——为安慰孩子而作》(1970)、《祈祷》(1971)等等。我深深地感觉到只有把诗人不同时空的作品加以通观和对比性的关照才能容易呈现诗人对某种精神和情怀的拥有。诗歌中大量的宗教意象如宗教故事、宗教人物、宗教情节,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1942-1944年在(重庆)复旦大学外文系学习。而后做过中学英文教员,油行职员。1948年加入中共,次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1953年调到中宣部国际宣传处工作,1955年被打入中国最大'文字狱'集团案件--'胡风反革命集团案'而监禁近七年后,于1962年获释。1962年转做文学编辑出版工作。20世纪80年代他就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1987年离休。逝世前为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中国翻译家协会名誉理事,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

绿原1922年11月8日出生于湖北黄陂,2岁和13岁时父母相继去世。1938年10月,日本侵略军攻陷武汉,正在那里读中学的绿原随众西迁,在半工半读之中开始写作。1939年,绿原流亡到战时首都重庆,在《时事新报》副刊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爸爸还不回来》;1941年8月,在《新华日报》发表处女诗作《送报者》,此后作品以诗为主,并参与组织'诗垦地社'。1942年,绿原考入从上海迁到重庆的复旦大学外文系学英文,其诗作已相当引人注目,胡风在桂林正编辑《七月诗丛》,主动托人邀请他将诗作选入第一辑,当年底为他出版首部诗集《童话》。从此,绿原成为'七月诗派'后期的重要代表之一,以政治抒情诗闻名。次年3月,胡风来到重庆,绿原敬为导师,常向他求教。

1944年,绿原在大学里被国民政府征召为来华参战抗日的美军当译员,在短期译训班结业后被分配到'中美合作所',他为此写信请教胡风是否可去,胡风对'中美合作所'的性质不了解,就建议他不去。当局因他未去报到而向校方下达通缉令,他闻讯躲避,胡风又帮他离开重庆,介绍他化名到川北的岳池县一所中学教书。哪知10多年后,这封请教信竟成了胡风通过他勾结国民党的'铁证',而他也由此被打成'美蒋特务'。

1947年,胡风在上海编辑《七月诗丛》第二辑,又收入了绿原的两部诗集《又是一个起点》和《集合》。同年,绿原回到武汉,在一个外商的油行里当小职员,同时也写诗在报上发表,次年以此笔名加入中共地下党。1949年5月,中共占领武汉后创办《长江日报》,绿原任文艺组副组长;1953年调到北京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国际宣传处组长,次年出版诗集《从一九四九算起》。

1954年上半年,胡风撰写《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后以'三十万言书'着称),绿原曾参与讨论和提供意见。当年7月,胡风将'三十万言书'递交国务院文教委员会转呈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共最高当局激烈反弹,于1955年在全国发动大规模批判和清查'胡风反革命集团'的运动。胡风夫妇于5月17日遭逮捕和抄家,抄出大量私人通信,被当局选录为报纸批判和政治清查的'罪证'--其中就有绿原1944年的那封信,经过删节编排后,被收入《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第三批材料》,由《人民日报》加编者按于6月10日发表。这个后来被公布是毛泽东所写的'编者按'说:'他们的基本队伍,或是帝国主义国民党的特务,或是托洛茨基分子,或是反动军官,或是共产党的叛徒,由这些人做骨干组成了一个暗藏在革命阵营的反革命派别,一个地下的独立王国。'于是绿原就这样被直接打成'特务',而那封信也就坐实了胡风与国民党有勾结。1955年7月14日,绿原被收容审查。虽然在压力下不到一年就承认了'反革命'罪行,但当局其实早已查实他并没有给美军当过译员,更不必说特务,只是由于那个最高当局已经公布的'罪证'和结论没人敢否定,于是他此后就被不闻不问继续关押下去,在单独监禁了5年后,于1960年8月被转送到秦城监狱。在不再受审讯干扰的监禁中,他以原有的英文功底又自学了德文。1962年6月5日,绿原被作为'胡风反革命集团骨干分子',因'认罪态度好'而'免于起诉'获释,被安排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译所担任德语文学编译。几年后又经历了文革十年的磨难。

这20多年的磨难对绿原思想以至诗风的影响,体现在他《自己救自己》的诗中:

我不再发誓/不再受任何誓言的约束/不再沉溺于赌徒的谬误/不再相信任何概率/不再指望任何救世主/不再期待被救出去/于是/大海是我的/时间是我的/我自己是我的/于是--我自由了!

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给胡风案平反,绿原被恢复中共党籍,次年出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编辑室副主任,1983年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1985年任编审,1988年退休,2009年9月29日去世。

儿子刘波林、女儿刘冬妮都是翻译家。

为您推荐

朱生豪人物生平

朱生豪(1912-1944),浙江嘉兴人;翻译家,诗人。共译莎剧31部半。 1912年2月2日生于一个破落的商人家庭。父亲陆润,母亲朱佩霞。1917年入嘉兴开明初小读书,1921年毕业,得甲级第一名。 1922年冬,母病逝。 1924年(民国13年),父患病..

关露人物生平

关露,1907年7月出生于山西省右玉县。九一八事变后,参加上海妇女抗日反帝大同盟。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加入'左联'。 1939年冬至1945年,她受组织派遣,先后打入汪伪政权和日本大使馆与海军报道部合办的《女声》月刊任..

孙毓棠人物生平

1911年4月9日出生于天津。1930年8月肄业于天津南开大学。1933年8月毕业于北平清华大学历史系。此后,在天津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任史地系讲师。1935年8月东渡日本,1937年7月肄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大学院。归国后历任..

杨宪益生平简介

崔与之人物生平

立志报国 崔与之先世是汴京(今河南开封)人氏,其曾祖因乱南迁,后人先后居于江西宁都、广东河源,至其父始定居广东增城。崔与之生于增城中新坑背崔屋村,出生在一个清贫的医生家庭。还在少年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因病去世了,因此家..

林庚人物生平

林庚(1910-2006),字静希。林志钧之子。诗人,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 1928年毕业于北京师..

严武人物生平

严武的父亲是中书侍郎严挺之,为当时名相。《旧唐书》说严武'神气隽爽,敏于闻见。幼有成人之风,读书不究精义,涉猎而已。'他二十岁便调补太原府参军事,后被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奏充判官。 安史之乱发生,严武随肃宗西奔,参与了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