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毛泽东思想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出理论概括而形成的科学思想体系。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实践经验与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诞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过程中,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并使之不断发展而达到成熟。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新中国成立后,在成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思想继续得到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许多卓越领导人对它的形成和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的科学着作是它的集中概括。毛泽东思想在以下方面以其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一、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并须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结成最广泛的爱国民主统一战线,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必须首先在农村坚持武装斗争并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

二、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来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实行国家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建立起一整套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把中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三、关于统一战线。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要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性和领导权,实行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路线。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政治协商会议是统一战线的主要组织形式。在工农联盟的基础上,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海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组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实行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四、关于人民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战术。创建人民军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的首要条件。人民军队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坚决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实行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坚持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的政治工作原则,保持人民军队的本质和优良传统。要坚持进行人民战争,实行十大军事原则等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建设一支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军,抓紧研制尖端武器,实现国防现代化。

五、关于党的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唯一宗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传统和作风。要特别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成为执政党以后,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

六、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不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逐步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要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科学文化事业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要重视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他们的专长。

七、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独立自主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中国属于第三世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外部环境,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毛泽东思想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为马克思主义增添了许多重要内容。

为您推荐

毛泽东思想概论②

  作者:编辑、剪辑:陆卫明张启安   :10位[7560515606]13位[9787560515601]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年   定价:¥14.50元内容提要  本书分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发展的历..

邓小平论毛泽东思想②

邓小平论毛泽东思想 在北方局党校整风运动会上的讲话: (1943年11月10日) 遵义会议之后,在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之下,彻底克服了党内的左右倾机会主义,一扫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的气氛,把党的事业完全放在中国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