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肇人物轶事

宴请茫然避状元

卢肇被强请看龙舟究竟说什么

人们如果在发迹前便已得到有关人士的青睐,那无疑是他人生中的一件极为荣幸之事。而这样赏拔未曾发迹者的人,却是需要有很好的眼光的;可惜有眼光的人极为稀缺,这真是令人感慨不已!

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卢肇,字子发,在武宗会昌二年(842年),跟黄颇一同参加进士考试。但当地的太守却看好黄颇的前途,欲跟黄事先'拉关系'套近乎,特地摆设了丰盛的宴席来热情招待,而置跟黄一同赴考的卢于不顾。见此情景,出身于贫苦人家的卢自然也就无话可说了。他只有暗暗地叹了口气儿,心想这还能说些什么呢?'人穷志短'这句俗话,虽然未必真能把他击倒,但世俗的力量有时也真的很强大,这个理儿卢肇无疑是十分明白的。他遂在心里暗暗地较劲:在即将到来的考试里一定要取得好成绩,让这位太守大人看个真切!

事实上,卢肇在乡里时便有着极为高昂的志向。一次在送弟弟去读书时,他就曾经写有七绝诗以明心志云:

去日家无担石储,汝须勤苦事樵渔。

古人尽向尘中远,白日耕田夜读书。

艰难困苦自然阻拦不了他那奋发图强的进取心,即使在一些登山访问寺庙这样极其普通的事情里,他也仍然不忘自己的使命和想望:

祝融绝顶万余层,策杖攀萝步步登。

行到月宫霞外寺,白云相伴两三僧。

对于比他年纪轻得多的弟弟,卢肇心中便觉得该写首诗来劝慰劝慰才是。只是对于他自己,那'白日耕田夜读书'的勤苦生涯,固然也就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因此即便在写作《杨柳枝词》这咏物诗时,他也坚持认为:

归来若得长条赠,不惮风霜与苦辛!

但现在,眼前这位势利的太守大人却把自己冷落在了一边,竟去单独邀请跟自己相识的黄颇赴宴,这不是明摆着瞧不起我卢肇吗?我卢肇家庭条件虽然很差,但我有文才,有志向,更为重要的是我还有高尚的品德操守呢!卢肇这样一想,便毅然奋然地踏上了进京赶考之路。

就在第二年,也就是会昌三年,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从京城传到了宜春:卢肇已经顺利考取状元了!去年那位并未邀请卢肇赴宴的太守自然慌了手脚,知道卢肇近日就要回家省亲,遂急忙赶到了城郊迎接卢肇驾临。当时正值端阳佳节,盛大的龙舟竞渡活动正要举行,太守便坚请卢肇同去参观这一盛事。卢肇思前想后,不由感到这人情世故的巨大反差,他当即赋诗一首,其中有如下句子说:

向道是龙人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这诗表面上是在写龙舟竞赛活动一事,事实上,它就是卢肇对人生的深沉慨叹。现在,人们把一些体育活动称之为锦标赛的,大概与此就颇有渊源关系。

为您推荐

卢肇作品介绍

卷551_1「汉堤诗」卢肇 阴沴奸阳,来暴于襄。洎入大郛,波端若铓。触厚摧高,不知其防。骇溃颠委,万室皆毁。灶登蛟鼍,堂集鳣鲔。惟恩若雠,母不能子。洪溃既涸,闬闳其虚。以隳我堵,以剥我庐。酸伤顾望,若践丘墟。帝曰念嗟,朕日南..

吴钊人物故事

对于吴钊来说,在他将近七十年的弹琴生涯中,有几件事让他终身难忘。 1954年在中山公园音乐堂演奏《和平颂》(普庵咒)左起吴钊(琴),吴干彬(二胡),王震声(埙),查阜西(箫),周希文(筝),溥雪斋(琴) 一是早在1954年8月18日..

吴钊学习经历

吴钊先生出生于书香门第,他的叔祖吴梅是昆曲专家,曾为拯救昆曲艺术与当地的青年才俊共同成立昆曲传习所。平日来家中做客的经常是一些文化人士与艺术才俊,与祖父辈来往的文人士人的言谈举止影响了吴钊童年和少年成长时期..

吴钊对外交流

吴钊人物家庭

吴钊 吴钊古琴的启蒙老师是自己的父亲。吴钊的父亲多才多艺,是古琴大师査阜西先生的秘书,早年师从吴门琴家吴兰荪(吴兰荪是当代古琴大师吴兆基的父亲),后又转从査阜西大师学琴,并得师傅真传。他对名和利并不追求,一生与世..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荣誉

1970年,长篇小说《他们》(Them)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 《人间乐园》(AGardenofearthlyDelights,1966)等5部小说曾获图书奖提名奖; 《漆黑的水》(BlackWater,1992)等3部作品曾获普利策提名奖; 《大瀑布》(TheFalls,2004)..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主要作品

短篇小说 《北门畔》(1963年); 《爱的轮盘》(1970年); 《诱惑和其它石头》(TheSeductionandOtherStones)(1975年); 《毒吻和其它葡萄牙故事》(ThePoisonedKissandOtherPortugueseStories)(1975年); 《最后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