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姆·乔姆斯基个人履历

乔姆斯基出生在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他的父亲威廉·乔姆斯基(WilliamChomsky)是一位希伯来学者,来自一个后来被纳粹灭绝了的乌克兰小镇。他的母亲艾尔西·乔姆斯基·西蒙诺夫斯基(ElsieChomskySimonofsky)是白俄罗斯人,但跟她的丈夫不同的是,她生长在美国,说'普通的纽约英语'。他们两人的第一语言都是意第绪语,虽然乔姆斯基本人说父母在家禁止讲这种语言。他说,他们住在分裂为'意第绪区'和'希伯来区'的犹太人聚居地,他的家庭认同后者,并用'纯粹的希伯来文化和文学'教导他。乔姆斯基记得他的第一篇文章写于十岁那年,文章是论在巴塞罗那陷落之后,纳粹主义蔓延的威胁。从十二岁或十三岁开始,乔姆斯基更加彻底地认同无政府主义。他毕业于费城中央高中,从1945年起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师从哲学家C·维斯特·切奇曼(C.WestChurchman)、尼尔逊·古德曼(NelsonGoodman)和语言学家泽里格·哈里斯(ZelligHarris)学习哲学和语言学。哈里斯对他讲授了自己在语言结构线性算子方面的发现。乔姆斯基后来把这些解释为对来自标记系统的上下文无关文法产物的操作。哈里斯的政治观点对乔姆斯基政治立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1949年,乔姆斯基和语言学家卡罗尔·沙茨结婚(CarolSchatz)。婚后育有两个女儿分别是阿维瓦(Aviva,1957年)与戴安(Diane,1960年)和一个儿子哈里(Harry,1967年)。乔姆斯基于1955年从宾夕法尼亚大学取得语言学博士学位。他的大部分博士研究是用四年时间以哈佛年轻学者的身份在哈佛大学完成的。在博士论文中,他开始发现自己的一些语言学思想,后来他将这些进一步阐发,写成了他在语言学方面大概最有名的着作——《句法结构》。乔姆斯基于1955年开始执教于麻省理工学院,1961年成为现代语言和语言学系(现在的语言学与哲学系)的正教授。1966到1976年间,他担任现代语言和语言学的法拉利·P·沃德(FerrariP.Ward)教席。1976年他被任命为学院教授,之后至近五十年来一直在麻省理工学院教课。正是在此期间,乔姆斯基开始更加公开地参与政治。随着他1967年在《纽约书评》上发表的一篇题为'知识分子的责任'的文章,乔姆斯基成为越战主要反对者之一。从那时起,乔姆斯基便因他的政治立场而出名,对世界各地的政局发表评论,并撰写了大量着作。他对美国外交政策及美国权力合法性的批判影响深远,并因而成为富有争议的人物。他有左派的忠诚追随者,但也受到右派及自由派越来越多的批评,尤其是针对他对911事件的反应。对美国外交政策的批评给乔姆斯基带来了人身威胁。他的名字被列在特奥多·卡克辛斯基(TheodoreKaczynski,'邮箱炸弹杀手')的预定名单上。在卡氏被捕以前,乔姆斯基让人检查收到的邮件以防炸弹。他自称也经常被警察保护,特别是在麻省理工校园的时候,虽然他本人原则上不同意这种保护。尽管对美国百般批评,乔姆斯基还是生活在美国。他的解释是: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后来他又阐发为:'国与国之间的综合比较没有什么意义,我也不会这么比较。不过美国有些成就,特别是在言论自由方面几个世纪来争得的领先地位,是值得敬仰的。'

为您推荐

欧阳中石个人履历

1928年生于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汶阳镇西徐村。着名的学者、教育家、书法家、京剧爱好者、书法教育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书画国际大学董事局名誉主席、学术委员会主席、博士生导师。欧阳中石是中国当代艺术大师,欧..

周作人个人履历

周作人   周作人幼年在家乡的私塾书屋(三味书屋)里接受传统的汉学教育,后来在国内新学的风潮中,于1901年到南京进入江南水师学堂(民国后改海军军官学校),在管轮班(轮机专业;轮机科)读了6年,当时专业科目都用英文书,他因此有了..

季羡林个人履历

学习经历 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临清市)康庄镇官庄一个农民家庭, 六岁以前在清平随马景恭老师识字。 1917年,离家去济南投奔叔父,进私塾读书,学习了《百家姓》、《千字文》、《四书》等。 1918年、1920年..

茅盾个人履历

村上春树个人履历

村上春树1949年1月12日出生在日本京都市伏见区,为国语教师村上千秋、村上美幸夫妇的长子。出生不久,家迁至兵库县西宫市夙川。其曾在着作《村上朝日堂的反击》中提到:'我生在关西长在关西,父亲村上千秋是京都一和尚之子,母..

司马光个人履历

1019年,生于河南光山县。 1038年,司马光20岁,他参加了会试,一举高中进士甲科,从此步入仕林,初任华州(今陕西华县)判官。 同年,他和张存的女儿结婚。 1039年,司马光辞掉华州判,改任苏州判官。 1044年,签书武成军判官,不久又改..

黎锦熙个人履历

早年黎锦熙出生书香门第。兄弟八人各有专才,人称'黎氏八骏'。1905年,黎锦熙15岁时考中了最后一届秀才。1906年,受湘赣萍浏醴起义的影响,来到长沙,与张子平发起'德育会',后遭通缉,逃匿还乡。1907年,考入北京铁路专修科。次年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