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魏晋玄学、早期道教,儒家哲学,中西文化比较等。
传播国学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同北大老教授汤一介促膝谈心
改革开放初期,开创性地讲授魏晋玄学,在教学中同时梳理儒释道三种思想的脉络,先后出版《郭象与魏晋玄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等多部着作;在西方文化大量进入中国之时,率先提出中国儒家当中优秀的传统必须被继承下来,中国人不能在文化上流离失所,他还创办中国文化书院、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等学术机构,力主举办以蔡元培、汤用彤等学术大师命名的讲座,向更多青年学子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融合东西方文化
20世纪80年代起,各种学术思潮涌动,整个社会掀起文化热潮。针对当时兴起的'国学热'、'东方中心论',汤一介是第一个发表文章批评'文明冲突论'的。他用'和而不同'的思想指出,文化可以不同,但可以和谐相处。
实现文化共处,汤一介认为唯一的途径就是对话。只有互相理解、相互尊重,才能取得共识。以北京大学哲学系为核心,组建了中国文化书院,汤一介任院长。书院举办了'文化系列讲习班',还举办了有数万学员参加的'中外文化比较研究'函授班,推动了当时的文化启蒙运动。他先后出版《郭象与魏晋玄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在非有非无之间》《佛教与中国文化》一系列着作,主编了《中国文化书院文库》《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国学举要》等大型丛书,创办了中国文化书院等学术机构。
晚年编纂《儒藏》
汤一介
自20世纪90年代起,他就希望编纂《儒藏》典籍。2003年,教育部正式批准由北京大学主持制定、汤一介为首席专家的'《儒藏》编纂与研究'方案,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立项。在汤一介看来,这个项目自己责无旁贷。按照计划,这项国内最大的儒学古籍文献整理工程,要用7年的时间完成精华编2亿多文字的整理,但结果耗时两年才交了第一本50万字的样稿,北京大学儒藏编纂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谷建说,推迟出版的原因是汤一介先生对编校质量的要求几近苛刻,在样书出版之前校对甚至达到十几次。
截至2014年,《儒藏》系列已出版百册'精华编',按照计划到2025年儒藏全本将全部完成编纂。整个项目将涵盖历史上儒家主要文献,包括历代学者研究着作等,还包括受儒家文化深刻影响的韩、日、越三国用汉文着述的主要着作,到2014年已吸纳四国大约500名学者。
2014年5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大学人文学院看望了87岁高龄的汤一介,了解《儒藏》的编纂情况。
2014年6月底,《儒藏》精华编的前100册在北京大学举行了发布会,身负重病的汤一介先生坐着轮椅,在家人的搀扶下依然出席这场发布会,'我想只要我活着一天,我就愿意为这个(《儒藏》编纂)工程来尽我的力……我必须继续努力,来把全本完成。'汤一介先生在发布会上说。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