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学:讲学参禅设帐收徒
1949年,南怀瑾辗转赴台,在家设帐授徒,讲授中国古籍经典。去台初期,南在台北设立'十万禅林台北道场',成立'东西精华协会',另在新竹县设'十万禅林峨嵋道场',教导众生打禅。后来在台北、北投、汐止、高雄等地多次举行禅七法会。
- 文化教育:出版实体文学,倡导复兴中华文化
1966年,南怀瑾配合台当局,推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倡导伦理道德。他和钱穆、胡适、林语堂、牟宗三、唐君毅等人在台港两地往来阐述传统文化。1969年南怀瑾成立中西精华协会。1977年,南怀瑾先生开始在台湾成立老古出版社,并开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十方书院'等文教机构,传扬文史哲佛学说,提升民众文化水平,尤其是首部文学作品《论语别裁》的出版,轰动全岛。
80年代后期,南怀瑾移居香港。1990年因温州水患,南怀瑾建立南氏医药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
2004年,南怀瑾移居上海。2006年,创立太湖大学堂。
- 政治:促成九二共识,为海峡两岸做贡献
1992年6月16日,南怀瑾为两岸密使亲笔起草《和平共济协商统一建议书》,一式两分,交由密使分别送达两岸最高当局,搭建了两岸官方沟通管道,并直接促成了「九二共识」。
- 经济:出资催生铁路,创办股份制中外合资企业
1997年8月,南怀瑾创办大陆第一家规范的股份制企业,并作为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为后续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行的参考样本。1998年,南怀瑾个人出资与浙江省政府共同兴建金温铁路,金温铁路的动建,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水平达到了一个崭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