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丘明的品行和对人类历史的伟大贡献,得到了世人的尊重和敬仰。左丘明逝世不久,人们即将他着述过的地方称作'左传精舍',予以保护,并代有修葺。汉初,肥城置县伊始,就在县城兴建了'左传精舍',并立重修碑以志。汉平帝时(1-6),《左传》初立学宫。东汉建武年间(25-56),《左传》复立。《后汉书·郑兴范升、陈元、贾逵、张霸列传》载:陛下知丘明至贤,亲受孔子,而公羊传谷梁传闻于后世,故诏立《左氏》。晋夏侯湛赋诗赞左丘明曰:'世乱谗胜,君子道忧。丘明达圣,致志《春秋》。微言逃难,旁行不流。庶几斯文,希志训猷。'
唐贞观二十一年(637),太宗李世民颁《左丘明等二十一人配享孔子庙诏》,封左丘明为'经师',从祀文庙。左丘明后裔为此植槐纪念,称'谢唐槐'。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宋真宗赵恒,追封左丘明为瑕丘伯,授其四十七代孙丘芳衣巾,以主祀事。翌年,平阴县令王讽重修'左传精舍'并立碑详述追封之事。政和元年(1111)宋徽宗赵佶封左丘明为中都伯。宋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丁谓亦诗赞左丘明曰:'猗欤左氏,闻道素王。依经作传,微旨用彰。词有余韵,人镣末光。庆封锡壤,广鲁之疆。'
元集贤大学士致仕李谦、翰林承旨张起岩均曾为左丘明赋诗作赞,或曰其'文章史学之治',或称其'盲於目而不盲目于心者'。明洪武四年(1371年)肥城知县丘明后裔丘思齐重修'左传精舍'。嘉靖九年(1530)明世宗朱厚璁追封左丘明为'先儒',敕建墓门坊,并亲书'先儒之墓'。崇祯十五年(1642)明毅宗朱由检敕封左丘明为'先贤'。肥城知县王惟精与左丘明第六十四代孙丘云特辑订《左传精舍志》。《左传精舍志》设遗像志、本传志、祠墓志、艺文志、谱系志等五卷,清乾隆六年(1741)增辑本现存于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档案馆。
清左丘明六十八代孙丘行键与六十九代孙丘玉洁捐资七千余两重修县学宫、痒门,咸丰皇帝书赠'敦崇名教',以旌表其行。袭封衍圣公、孔子第七十代孙孔广启题赠'承先卫道'匾。清雍正三年(1725),为避孔丘讳,上谕除'四书''五经'外,凡丘均加'邑'部为'邱',丘明及其后裔的丘字均改写为'邱'。民初,丘氏后人闽杭清举人丘荷、台湾清进士丘逢甲认为雍正所为不公,呼吁去'邑'复'丘',还祖先本来姓字。丘氏族人闻者纷纷响应,恢复了'丘'姓,而未闻者则仍沿用'邱'字至今。因此,丘与邱本是一姓,都是左丘明的后裔。乾隆十六年(1751),清礼部重新确认丘明之谪孙为世袭奉祀生,并赐祭田18亩。
左丘明与孔子生活在同一时代,孔子与其同好恶,称其为君子,是一位品德高尚,值得尊敬的先儒、先贤。左丘明的着作及其学术思想是儒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左传》作为一部记述详备、论述精辟的编年史,具有很高的史学、文学价值,又是一部着名的军事着作,是中国历史经典之一。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