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道子人物生平

年少刻苦

吴道子大约生于约公元685年左右(唐高宗时期),少年时孤苦穷困,随书法大家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后发奋改攻绘画,渐渐掌握了绘画的妙法。由于他的刻苦好学,年未弱冠之时,已'穷丹青之妙'。

公元709(景龙三年),韦嗣立擢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封逍遥公。这时吴道子在其属下任小吏。他'好酒使气,每欲挥毫,必须酣饮'。后来,又任瑕丘(今山东兖州)县尉。约在开元初年,吴道子不再做官,开始'浪迹东洛'。

入宫作画

由于他能'穷丹青之妙',在画坛上有些名气,公元713年左右,即被唐玄宗召到京都长安,入内供奉,充任内教博士,并命他'非有诏不得画'。后官至'宁王友'。吴道子入内供奉之后,多在宫中作画,有时也随从玄宗巡游各地。一次,他随驾去东都洛阳,会见了将军裴旻和书法家张旭,三人各自表演了自己的绝技:裴旻善于舞剑,当即舞剑一曲;张旭长于草书,挥毫泼墨,作书壁;吴道子也奋笔作画,'俄顷而就,有若神助'。

公元725(开元十三年),唐玄宗东封泰山,吴道子陪同前往。事后还至潞州(今山西长治),车驾过金桥,御路'曲折萦转'。玄宗见数千里间'旗鲜洁,羽卫整肃',心中非常兴奋,对左右侍从说:'张说言‘勒兵三十万,旌旗千里间,陕右上党,至于太原’。真才子也。'左右皆呼万岁。于是召来吴道子、韦无忝、陈闳等,命他们三人共同绘制《金桥图》。陈闳主画玄宗真容及所乘照夜白马,韦无忝主画狗马、骡驴、牛羊等动物之类,而桥梁、山水、车舆、人物、草树、雁鸟、器仗、帷幕等主题部分则由吴道子主画。《金桥图》绘成后,'时谓三绝'。

公元742—755(天宝年间),唐玄宗忽然想起蜀中嘉陵江山清水秀,妙趣横生,遂命吴道子乘驿传赴嘉陵江去写生。到了嘉陵江,吴道子漫游江上,纵目远眺,此地好山好水,一幕一景地掠过,当时的体会与感受,便深深铭记在心上,并没有绘制一张草图。当吴道子游览了嘉陵江的山山水水之后回到长安,玄宗问他绘画的情况时,他回答说:'臣无粉本,并记在心。'玄宗命他在大同殿壁上绘画。吴道子不是将嘉陵江山水表面罗列一番,而是把握住嘉陵江一山一水、一丘一壑引人入胜的境界,即把这一带的山川壮丽优美与自然特色作了高度的概括,凝神挥笔一日而成,嘉陵江三百里的旖旎风光跃然纸上,玄宗看了啧啧称赞。在此之前,大画家李将军(思训)擅长山水画,也曾在大同殿壁上画嘉陵江山水,虽然画得也十分奇妙,但却'数月方毕',不如吴道玄画得又快又好。因此,玄宗颇为感慨地说:'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玄一日之迹,皆极其妙也。'可见吴道子画技高超,笔法娴熟。吴道子不仅善于画山水画,画动物也颇能传神。他在大同殿上曾画了五条龙,'麟甲飞动,每欲大雨,即生烟雾',真是生龙活现。

晚年传奇

公元758—759(乾元年间),吴道子尚健在。卢棱伽是吴道子的门生,'乾元初,于殿东西廊下画行道高僧数堵'。后又在庄严寺三门绘画,'锐思张开,颇臻其妙'。吴道子见了卢棱伽的绘画,觉得他有很大的长进,酷似自己的笔法,于是惊叹说:'此子笔力,当时不及我,今乃类我。是子也,精爽尽于此矣。'由于卢棱伽竭尽全力,呕心沥血地绘画,过了一个来月,即离开了人世。乾元年间,吴道子已是年过古稀的老人了。至于以后吴道子的生平仕履,因史籍失载,也就无从考证了。

约公元759年左右(唐肃宗时期),吴道子卒。

为您推荐

吴道子历代评价

唐朝 张彦远:自顾陆以降,画迹鲜存,难悉详之。唯观吴道玄之迹,可谓六法俱全,万象必尽,神人假手,穷极造化也。所以气韵雄壮,几不容于缣素;笔迹磊落,遂恣意于墙壁;其细画又甚稠密,此神异也。因写蜀道山水,始创山水之体,自为一家,其书迹..

吴道子主要作品

吴道子的一生,主要是从事宗教壁画的创作,题材很丰富,兼工山水,描绘蜀道怪石崩滩很有名气。张彦远认为'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苏轼认为'画至吴道子,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吴生'画塑兼工',善于掌握'守其神,专其一'的艺..

吴道子人物评价

后世影响 吴道子在绘画艺术上之所以取得如此卓然超群的成就,是由于他可以创新。他善于从复杂的物体形态中吸收精髓,把凹凸面,阴阳面,归纳成为不可再减的'线',结合物体内在的运动,构成线条的组织规律,如衣纹的高、侧、深、斜..

吴道子画作风格

折原一人物生平

1951年崎玉县久喜市出生。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系毕业後进入JTB公司工作,主要业务是出版关系。之後成为旅行杂志「旅行」月刊的编辑。1988年,以处女作『五具棺木』(後改题『七具棺木』,台湾推理杂志曾连载过)开始作家生涯。..

吴道子人物生平

年少刻苦 吴道子大约生于约公元685年左右(唐高宗时期),少年时孤苦穷困,随书法大家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后发奋改攻绘画,渐渐掌握了绘画的妙法。由于他的刻苦好学,年未弱冠之时,已'穷丹青之妙'。 公元709(景龙三年),韦嗣立擢任..

吴道子主要成就

绘画造诣 吴道子在绘画艺术上之所以取得如此卓然超群的成就,是由于他刻意求新,勇于创作。《历代名画记》记载了他这样两句话:'众皆密于盼际,我则离披其点画,众皆谨于象似,我则脱落其凡俗。'由此可见他在绘画艺术上不落俗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