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怀哲,1949年7月11时代周刊
或许是受其祖先影响(阿尔萨斯祖先中有牧师、老师和管风琴师),施韦泽极赋有音乐方面的天分。五岁跟外祖父学钢琴,七岁时便写了一首赞美诗,并编写和声附在合唱曲的旋律中;八岁还踏不到踏板就开始弹奏根斯巴赫教会的管风琴。他传承来自祖父对管风琴的热情,经常关心各地的管风琴与其制作方法;同时也是一位风琴即兴的高手。不论旅行或经过哪一个城镇,一定会去参观管风琴,其它的杂事可以弃置不顾,不然的话,他心里会觉得惴惴不安。例如在路兹伦的礼拜堂要安置优秀的管风琴时,施韦泽专程去参观如何安置;九岁时曾在一次礼拜中代替正式的风琴师演奏,并独当一面地开始在教堂礼拜中担任司琴的工作。十五岁拜改革宗圣司提反教堂风琴名师尤金·孟许学管风琴,这是施韦泽生命中第一次与巴赫的邂逅。十六岁被准许在礼拜中接替尤金·孟许的司琴工作,并在圣威廉教堂担任巴赫清唱剧与受难剧的管风琴合唱伴奏。年轻的施韦泽也相当喜爱瓦格纳的作品,不管是歌剧《唐璜》,或是千里迢迢远赴拜罗伊特聆赏巨大的连篇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甚至后来还发展到与瓦格纳夫妇成为友谊的关系。
十八岁到法国巴黎追随着名的管风琴泰斗魏多学琴,同时还拜菲利浦(J.Philip)学钢琴。当时的施韦泽正在斯特拉斯堡研读神学与哲学;魏多教授一向只收在音乐学校主修的学生,但施韦泽在其面前弹奏了一首,魏多教授非常赏识他,称许他,立刻收他作学生,同时预料他将来必然会成为一位伟大的艺术家。这位魏多教授的教育以深刻的技巧指导施韦泽,并以优美的立体感来演奏。因他的教诲,使施韦泽明白在音乐中建筑美的意义。
二十三岁拜李斯特的高徒杜劳特曼学习钢琴。施韦泽在二十五岁时已是斯特拉斯堡尼古拉教堂的牧师,但他同时也正在研究音乐理论,并开始管风琴音乐演奏方面的事业。二十六岁时已有哲学博士学位。三十八岁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稍后年间,着手写巴赫管风琴乐的详尽书籍,一方面也同时举行管风琴音乐演奏会。
当三十八岁第一次向非洲出发时,巴黎的巴赫学会不忍心使这位音乐天才被埋没于非洲丛林里,便赠送施韦泽一项意想不到的礼物,这是一台特殊打造足足三吨重的钢琴,它有大风琴一样的键盘,并附有管风琴踏式板。为了对抗非洲经年潮湿的气候和白蚁,钢琴的表层全部用锌细心镀过。这部构造异常特殊的大乐器,后来陪伴施韦泽在非洲度过半个世纪的岁月。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