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瓦尔德·屈尔佩人物生平

家庭背景

屈尔佩1862年出生于柯尔兰的康度,隶属拉脱维亚,当时是俄国的属地,这个区域距东普鲁土非常近。他虽有一祖先曾任加德林二世的猎场主任,但在思想和兴趣上都倾向于德国人的。他的父亲是书吏,叔父是牧师。他自幼兴趣广泛,音乐、历史、哲学、心理学均其所爱。

求学生涯

屈尔佩在柯尔兰沿岸的利波地方的文科中学肄业,后复就学于私人教师两年,19岁开始进入大学。1881年进入德国莱比锡大学学习历史,在该校逐渐与冯特熟识,并受其影响一度转向哲学与实验心理学。然而当时实验心理学刚刚起步。

因此屈尔佩师从冯特一年学习后,1882年又去柏林大学学继续习历史。他1883年离开了柏林,拜在哥廷根的缪勒门下,开始了他的关于感情的论文。1885年屈尔佩又离开穆勒,到多尔巴研究史学一年。1886年屈尔佩回莱比锡大学再跟冯特学习,回归心理学领域。1887年以论文《感情的学说》获哲学博士学位。

着书立说

1888年屈尔佩完成《新哲学中的意志学说》,冯特将此文发表于《哲学研究》。屈尔佩因此获得莱比锡大学讲师资格。那时向冯特自荐为第一位助理的卡特尔回美去职,屈尔佩成为冯特的第二任助理,致力于自己及他人的实验的研究。在冯特的心理实验室任研究助理达8年期间,屈尔佩为导师编着《心理学纲要》,结识了结构学派领导人铁钦纳,并结为好友。1893年他撰写出版了《心理学纲要》一书,并献给他的老师冯特,书中把心理学定义为依赖于经验者的经验科学,同年升任莱比锡大学编外教授。

1894年屈尔佩转至符兹堡大学任哲学讲座教授,此后他和他的学生们成立了符兹堡学派,以无象思想着称。1895年他刊发其《哲学引论》,与《心理学》属同一文体的教科书。此后两年他成立了符兹堡心理学实验室,不久其地位与着名的莱比锡实验室并驾齐驱,其最有特色的贡献在于使用'系统实验内省法'。

1902年转向心理物理学,他和印第安纳人布赖恩实验抽象的作用,他的研究成果在1904年发表后改变了铁钦纳对感觉及属性的观察的见解。同年屈尔佩出版《现代德国哲学》。

晚年生活

1909年屈尔佩转任波恩大学教授,转向研究心理学与医学的关系,其符兹堡学派随之解体。

屈尔佩1913年以后任慕尼黑大学哲学教授兼心理研究所主任,两年后突患流行性感冒离世。屈尔佩酷爱学术,终身未婚,曾对他的学生说:'科学就是我的爱人。'

为您推荐

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人物生平

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 费希特出生于普鲁士萨克森州的拉梅诺。父亲是织带子的手工业者,家境贫寒,9岁时得到邻人的资助开始上学。1774年进波尔塔贵族学校,课外读过该校禁读的G.E.莱辛的着作。1780年入耶拿大学,1781年入..

约翰·戈特弗里德·冯·赫尔德生平

德国思想家、作家。1744年8月25日生于东普鲁士的莫龙根。父亲原是手工业工人,后当小学教师,母亲也是手工业工人家庭出身,他们都是虔诚的教徒。赫尔德念完中学后于1761年在莫龙根城一个牧师家抄写文稿。1762年一个俄国军..

伊壁鸠鲁生平着作

伊壁鸠鲁出生于萨摩斯。曾在雅典接受军事训练2年。据记载,他自称14岁开始学习哲学,曾就学于柏拉图学派的潘菲劳和德谟克利特学派的脑西芬尼等人,并熟悉亚里士多德和阿那克萨戈拉等早期哲学家的哲学。伊壁鸠鲁继承、修正..

潘承洞人物生平

伊藤清人物生平

伊藤清年青时 伊藤清,日本数学家,生于三重县。 1935年到1938年在东京大学数学系学习,1939年到1943年在政府统计局工作。其间研读概率论并发表两篇论文。1943年到1952年在名古屋大学任副教授,1945年获理学博士学位。1952..

陈景润人物生平

1953-1954年在北京四中任教,因口齿不清,被学校拒绝上讲台授课,只可批改作业,后被'停职回乡养病',调回厦门大学任资料员,同时研究数论,对组合数学与现代经济管理、科学实验、尖端技术、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等问题也作了研究。..

胡明复人物生平

胡明复(1891.5.20~1927.9.12),原名孔孙,后改名为达,字明复。1891年5月20日生于江苏省无锡县堰桥镇一个书香之家。祖父胡和梅曾任江苏省桃源县教谕,父亲胡壹修热心新学,曾出资建造图书馆。胡明复行三,有兄弟姐妹9人,幼年与诸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