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戈特弗里德·冯·赫尔德生平

德国思想家、作家。1744年8月25日生于东普鲁士的莫龙根。父亲原是手工业工人,后当小学教师,母亲也是手工业工人家庭出身,他们都是虔诚的教徒。赫尔德念完中学后于1761年在莫龙根城一个牧师家抄写文稿。1762年一个俄国军医把他带到哥尼斯堡,在大学学习医学、神学和哲学。他听了康德关于自然科学的课,读了卢梭和莎士比亚等人的作品,结识了哈曼,哈曼的思想对赫尔德有很大影响。1764年经哈曼介绍在里加的一个教会学校当助理教师,1765年兼在教堂布道。这时他写出了《论德国现代文学片断》(1766~1767)和《批评之林或根据最近发表的论文的尺度对美的科学和艺术的一些看法》(1769)。这些论着受到莱辛等人的影响。

1769年,赫尔德旅行法国,在巴黎会见了狄德罗和达朗贝,回国路经汉堡时会见了戈特霍尔德·埃夫莱姆·莱辛和克劳狄乌斯。1770年在达尔姆施塔特认识了梅尔克,在斯特拉斯堡又得以与歌德长谈。这次旅行大大开阔了他的眼界,丰富了思想,完成了从启蒙运动到狂飙突进的过渡,在他的影响下德国掀起了一场新的文学运动。

1771至1776年赫尔德在比克堡当首席牧师。在此期间着有《论语言的起源》(1772)、《论莪相和古代民族的诗歌》(1773)、《莎士比亚》(1773)、《也是一种对人类进行教育的历史哲学》(1774)等,并开始收集民歌。从这些着作中可以看到日后赫尔德思想的轮廓。

1776年赫尔德到魏玛担任教会总监、首席牧师等神职,负责管理魏玛公国的教会和学校教育。他先后结识了维兰德和席勒,并为他们分别主编的《德意志信使》和《季节女神》撰稿。1798至1800年,与让·保尔结为挚友。歌德与赫尔德的关系曾几经波折。最早歌德视赫尔德为老师,但赫尔德到魏玛以后,歌德已在那里作官,多交结宫廷要员,他们二人关系一度疏远。后来重又修好,歌德曾热情支持和鼓励赫尔德写作。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赫尔德欢欣鼓舞,支持这场革命。萨克森·魏玛·艾森纳赫公爵卡尔·奥古斯特是法国大革命的反对派,他曾带兵参加普鲁士对新生法国的进攻。赫尔德同卡尔·奥古斯特尖锐对立,受到整个宫廷的反对和冷遇。对此歌德不仅态度暧昧,而且实际上站在宫廷一边,他们的关系再度破裂。晚年,赫尔德在魏玛非常孤立,心情压抑,离群索居。1803年12月18日逝世。

为您推荐

潘承洞人物生平

1934年(中华民国二十三年)5月26日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一个旧式大家庭中,他父亲名子起、号艮斋,母亲高嘉懿江苏省常州市人。 1946年(中华民国三十五年)8月,考入苏州振声中学初中。 1949年,毕业后考入苏州桃坞中学高中,读高中时,他..

伊藤清人物生平

伊藤清年青时 伊藤清,日本数学家,生于三重县。 1935年到1938年在东京大学数学系学习,1939年到1943年在政府统计局工作。其间研读概率论并发表两篇论文。1943年到1952年在名古屋大学任副教授,1945年获理学博士学位。1952..

陈景润人物生平

1953-1954年在北京四中任教,因口齿不清,被学校拒绝上讲台授课,只可批改作业,后被'停职回乡养病',调回厦门大学任资料员,同时研究数论,对组合数学与现代经济管理、科学实验、尖端技术、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等问题也作了研究。..

胡明复人物生平

迈蒙尼德人物生平

迈蒙尼德(希伯莱文:Mōshehben-Maimōn)犹太哲学家。1135年生于西班牙,1204年卒于埃及开罗。迈蒙尼德年青时离开了西班牙。那时科尔多瓦已被北非来的一群野蛮的新统治者占领。迈蒙尼德一家在那里不再感到舒服了。于是他向..

沈葆桢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沈家祖居河南,南宋时迁居到浙江,雍正年间沈氏家族中的一支继续南迁至福建侯官。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沈葆桢出生于贫苦的读书人家庭,父亲沈廷枫以教书为业,亦是贫苦的私塾先生。靠每个月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母..

瞿式耜生平经历

早期经历 瞿式耜,字起田,号伯略,别号稼轩。家居常熟藕渠乡(今天已并入虞山镇),祖父瞿景淳中会元后迁居城里,所在街被称'会元坊'(现在中巷西段)。瞿式耜生于1590年(万历十八年)。二十七岁时,中进士。第二年,出任江西吉安府永丰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