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作栋任职经过
当时新加坡经济蓬勃发展,吴作栋一执政就享有7年的高经济成长期。但一般认为,这是'李神'(李光耀)当年所创下的'经济奇迹',是'李神'的'遗赠',与吴作栋施政无太大关系。
1997年中叶,亚洲爆发金融危机,新加坡经济就此陷入泥沼,面对独立以来最严重的国际竞争定位危机,经济欲振乏力,近乎7年的时间,吴作栋政府束手无良策,吴的领导威信面对严峻挑战。
吴作栋曾一度被'李神'要求提早下台。但他坚持狮城经济好转后方卸任总理职,而得以延续其政治生命。
他说,'如果解决经济问题须耗上5年,那我得留任5年。'如今,新加坡上半年经济已有复苏现象。2008年新加坡上半年的经济增长率高达10%。新加坡经济刚有起色,但就此断定'新加坡经济已经好转,进入稳健成长期',尚言之过早。倘若以吴作栋本身所定下的卸任目标(即成功解决新加坡经济问题)相比,吴此时卸任有点仓促。
吴本身的说法,此刻已是卸任的'最佳时机'。卸任后的吴,将会被委为'国务资政',及担任金融管理局主席职。或许就新加坡政治而言,这已经是吴作栋最好的下台阶。1993年,吴作栋政府积极推动'区域化政策',动用国营企业,鼓励民营企业,投资亚洲区域,扩大新加坡经济版图。
具体的说法是,新加坡资源匮乏,但可以通过海外投资而拥有海外资源,如马来西亚的树胶园,香港的电讯。但是,这些海外投资多在亚洲金融风暴后,损失惨重。1997金融风暴后,新加坡政府经济政策转向'全球化',正面响应崛起的中国。为了扩大新加坡小岛国的经济体,新加坡已经积极建立远距自由贸易区块。
与新加坡签署自由贸易的国家有新西兰、日本、欧洲自由贸易协会国家、澳大利亚和美国;尚在谈判中的有印度、韩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即将展开谈判的还有正在崛起的中国。去年吴作栋也成功说服东南亚国家,成立东南亚经济共同体,与中国庞大的市场互动。此外,吴作栋政府也通过政策和国营企业,积极整合零散的优势领域,修补落后领域的竞争差距,投资高科技领域如生物药物科技。当然,这些'经改'是否会在吴卸任后奏效,在现阶段只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