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公白学艺与收徒
相比于技艺,这种儒家传统文化的沿袭或许在师徒关系中更为重要。
除了跟父亲学古琴,姚公白也受教于吴振平、张子谦先生,甚至还跟刘天华的弟子沈仲章学过二胡,这些大师对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即便和古琴大家吴景略的一段经历,他现在回想起来也是终身受益。
当时姚公白从云南回到上海仅仅两周,就把姚丙炎刚刚整理的《广陵散》二十三拍本给学会了,这是很多人学了一年都未必能达到的成果。今虞琴社每周都会在姚丙炎家中举行聚会,姚公白可谓一曲成名,连张子谦都暗生赞意。
姚公白后来遇到了吴景略,应吴的要求弹奏了一曲,作为长辈,吴景略连连用'勿得了'夸赞,没料年少气盛的姚公白毫不客气地说:'吴伯伯,我弹好了,侬来。'
姚公白现在回想起来都连连说,'太没礼貌。'没想到吴景略大家风度,刚刚点燃一支大前门香烟,才呼了一口,就手起弦动,弹起了《广陵散》。这幅画面,姚公白到现在都无法忘怀,'他两只手快得要死,烟熏得一只眼睛都睁不开,但七八分钟,一个节本下来,嘴里还叼着烟,一点烟灰都不落。'
这种武侠小说才出现的场景,看得姚公白目瞪口呆,一个念头一度在他脑海里冒了出来:'吴伯伯等下烟灰掉下来,会不会把我的琴弦烧断?'但结果一代宗师就是纹丝不动,'手上有这样的功力,头能纹丝不动!真的不知道比我好多少,我当时只是会,和他出神入化的境界差远了。'
这一幕对姚公白教诲很大,天赋固然重要,但操缦不辍才能入化境,他心里早已经敬佩得五体投地。
姚公白说:'那是个群英荟萃,大家毫无保留交流琴艺的年代。'所以最近他在香港收蔡群慧为弟子的时候,反复提到了要相互欣赏,'你欣赏到别人的一点就进步一点,欣赏到点点滴滴,那就是集大成者了。'他还用一首孟郊的《听琴》赠予蔡群慧。
正式收徒
2014年香港,姚公白与弟子蔡群慧
'学道三十年,未免忧死生。闻弹一夜中,会尽天地情。'2014年10月29日,古琴大家姚公白先生在香港志莲净苑以一首孟郊的《听琴》勉励浙江昆剧团国家一级演奏员、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派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蔡群慧女士,并正式收其为庭训弟子。
浙派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一个古琴流派,以姚丙炎、姚公白、姚公敬父子三人为代表的浙派姚门琴韵具有稳健恬淡、含而不露的独特琴风,深受琴界推崇,姚公白还是2008年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目前,姚公白半隐于香港志莲净苑,鲜少在内地大型活动中露面,这次收徒仪式是他首次接受拜师之礼,同时也是省文化厅青年艺术人才培养'新松计划'首次离开浙江走进香港。
因为各种原因,拜师仪式足足酝酿了两年,但出于对家乡的浓浓情谊、被浙江昆剧团坚持不懈的诚意打动以及对蔡群慧琴技、人品的肯定,姚公白最终接受了这个徒弟。拜师仪式上,蔡群慧赠送老师一把她特意在杭州布置的慧庐琴房的钥匙,希望姚公白常回杭州,也让更多的杭州古琴爱好者领略浙派姚门古琴的风采。姚公白则回赠弟子日本定制的丝弦,他说丝弦与古琴犹如衣服之于人,希望蔡群慧能'去技',达到有意识到无意识的得道境界。仪式最后,姚先生弹了一曲技惊四座的《乌夜啼》,勾勒了黑夜到黎明的希望,蔡群慧则弹奏一曲姚公白新作的《无诤颂》,琴韵悠远,传承其中。
外界有人误传姚公白收了一套房。姚公白指指自己的书房说:'我这个叫息妄斋,源自我父亲的一句教诲'但教息妄,何必求真'。下一个15年,我自己都不知道会在何方,又何必在意外界的嘈杂。和教诲阿蔡的一样,我唯一可以专注的就是'闻弹一夜中,会尽天地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