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公白学艺与收徒

在谈话中,姚公白几次提到了庭训教育,他说中国现代教育,这一环丢掉太过可惜,'受过庭训教育的孩子,尊师重道,这很重要。'姚公白至今还记得,小时候他懒洋洋地坐在沙发里,都会被父亲指责,因为父亲跟他说,即便竺可桢这样的大家到马一浮先生家里,都只能毕恭毕敬,背不落靠,坐半张凳子。有一次姚丙炎大冬天去蒋庄拜访马一浮先生,比约好的时间早到了大半个小时,他就一直在门口站着等,鹅毛大雪落在身上,几乎把他变成了雪人,后来还是家人看到后通报马一浮,姚丙炎才得以'解围',好一幅民国版的'程门立雪'。

相比于技艺,这种儒家传统文化的沿袭或许在师徒关系中更为重要。

除了跟父亲学古琴,姚公白也受教于吴振平、张子谦先生,甚至还跟刘天华的弟子沈仲章学过二胡,这些大师对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即便和古琴大家吴景略的一段经历,他现在回想起来也是终身受益。

当时姚公白从云南回到上海仅仅两周,就把姚丙炎刚刚整理的《广陵散》二十三拍本给学会了,这是很多人学了一年都未必能达到的成果。今虞琴社每周都会在姚丙炎家中举行聚会,姚公白可谓一曲成名,连张子谦都暗生赞意。

姚公白后来遇到了吴景略,应吴的要求弹奏了一曲,作为长辈,吴景略连连用'勿得了'夸赞,没料年少气盛的姚公白毫不客气地说:'吴伯伯,我弹好了,侬来。'

姚公白现在回想起来都连连说,'太没礼貌。'没想到吴景略大家风度,刚刚点燃一支大前门香烟,才呼了一口,就手起弦动,弹起了《广陵散》。这幅画面,姚公白到现在都无法忘怀,'他两只手快得要死,烟熏得一只眼睛都睁不开,但七八分钟,一个节本下来,嘴里还叼着烟,一点烟灰都不落。'

这种武侠小说才出现的场景,看得姚公白目瞪口呆,一个念头一度在他脑海里冒了出来:'吴伯伯等下烟灰掉下来,会不会把我的琴弦烧断?'但结果一代宗师就是纹丝不动,'手上有这样的功力,头能纹丝不动!真的不知道比我好多少,我当时只是会,和他出神入化的境界差远了。'

这一幕对姚公白教诲很大,天赋固然重要,但操缦不辍才能入化境,他心里早已经敬佩得五体投地。

姚公白说:'那是个群英荟萃,大家毫无保留交流琴艺的年代。'所以最近他在香港收蔡群慧为弟子的时候,反复提到了要相互欣赏,'你欣赏到别人的一点就进步一点,欣赏到点点滴滴,那就是集大成者了。'他还用一首孟郊的《听琴》赠予蔡群慧。

正式收徒
2014年香港,姚公白与弟子蔡群慧

'学道三十年,未免忧死生。闻弹一夜中,会尽天地情。'2014年10月29日,古琴大家姚公白先生在香港志莲净苑以一首孟郊的《听琴》勉励浙江昆剧团国家一级演奏员、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派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蔡群慧女士,并正式收其为庭训弟子。

浙派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一个古琴流派,以姚丙炎、姚公白、姚公敬父子三人为代表的浙派姚门琴韵具有稳健恬淡、含而不露的独特琴风,深受琴界推崇,姚公白还是2008年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目前,姚公白半隐于香港志莲净苑,鲜少在内地大型活动中露面,这次收徒仪式是他首次接受拜师之礼,同时也是省文化厅青年艺术人才培养'新松计划'首次离开浙江走进香港。

因为各种原因,拜师仪式足足酝酿了两年,但出于对家乡的浓浓情谊、被浙江昆剧团坚持不懈的诚意打动以及对蔡群慧琴技、人品的肯定,姚公白最终接受了这个徒弟。拜师仪式上,蔡群慧赠送老师一把她特意在杭州布置的慧庐琴房的钥匙,希望姚公白常回杭州,也让更多的杭州古琴爱好者领略浙派姚门古琴的风采。姚公白则回赠弟子日本定制的丝弦,他说丝弦与古琴犹如衣服之于人,希望蔡群慧能'去技',达到有意识到无意识的得道境界。仪式最后,姚先生弹了一曲技惊四座的《乌夜啼》,勾勒了黑夜到黎明的希望,蔡群慧则弹奏一曲姚公白新作的《无诤颂》,琴韵悠远,传承其中。

外界有人误传姚公白收了一套房。姚公白指指自己的书房说:'我这个叫息妄斋,源自我父亲的一句教诲'但教息妄,何必求真'。下一个15年,我自己都不知道会在何方,又何必在意外界的嘈杂。和教诲阿蔡的一样,我唯一可以专注的就是'闻弹一夜中,会尽天地情'。'

为您推荐

姚公白家庭传承

姚丙炎英年早逝(1921-1983),四个子女中,关于古琴的资料、文献,他差不多都留给了姚公白,但如果倒推到四个孩子的童年,大概连姚丙炎自己也想不到姚公白会继承衣钵。撇开琴技不谈,姚公白确实是子女中最热衷于整理父亲史料,梳理..

姚公白人物经历

姚公白自幼爱好音乐,稍长才得其父姚丙炎先生系统教授古琴,进而逐曲操习,潜心探游,并曾受教于吴振平、张子谦先生。 1985年5月,姚公白在扬州 1985年参加第三次全国打谱交流会。 1986年出席上海音乐学院举办之'姚丙炎琴学..

姚公白弹《广陵散》

姚公白2008年开始暂居香港,一方面继续研究及编写其父姚丙炎的琴学着作,另一方面在志莲净苑开班,最初只大班口授与琴学有关的理论,近两年多才小班手传操缦之法。姚氏的弹奏风格,与德愔社员颇不同。笔者弹琴,是由德愔的刘楚华..

姚公白风格及代表作

杜维明社会奖项

孔子文化奖 杜维明获'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称号 在山东曲阜2009年9月27日下午举行的第二届世界儒学大会上,首届'孔子文化奖'揭晓,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和中国孔子基金会分别作为个人和机构获此殊荣。'孔子文化奖'由中国..

杜维明主要着作

《传统的中国》(合编,英文),美国新泽西学徒堂1970年版 《三年的蓄艾》,台北志成出版社1970年版 《中与庸:论儒学的宗教性》(英文),美国夏威夷大学出版社1976年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1989年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

杜维明主要论文

1995年 《东亚发展模式中的儒家向度》(英文),载Tzong—shianYuandJ.S.Lee编《儒家与经济发展》,台北中华经济研究所1995年刊 《儒家的幸福之道》(英文),载L.Rouner编《追求幸福》,NotreDameUniversity出版社199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