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生于北京。
单士元
1924年底参加溥仪出宫后成立的'清室善后委员会',任书记员。溥仪出宫,单先生进宫。也就是说,他进入紫禁城的时间,比故宫博物院成立还早10个月。
1925年10月,故宫博物院成立,被批准赓续在院。
1930年供职院内文献馆,1930年底,单士元先生加入国内最早研究中国建筑的学术团体——中国营造学社,任编纂一职,是我国历史档案事业创建者之一和中国古建筑早期研究者之一。他利用自己的专长,为梁思成、刘敦桢先生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史料支撑。
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受教于胡适、马衡、沈兼士、朱希祖等诸位国学、史学大家。
单士元
单士元在30年代为北京大学国学门研究所胡适主任的学生,以《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大臣年表》为研究生毕业论文,以补《清史稿》之缺。解放后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顾问及全国政协委员之职。是故宫建院的最后一位见证人。《故宫史话》是他毕生在故宫辛勤耕耘的心血结晶。
新中国成立后,经梁思成先生推荐,吴仲超院长将单士元调任古建筑研究部门担任要职。在此期间,单士元挽留住一批技艺精湛的老师傅,承担故宫古建的修缮指导工作。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8年底,故宫组建古建管理部,单老担任古建管理部主任。这支队伍在单士元先生的领导下,组织完成了迎接1959年国庆故宫古建筑第一次大修任务,并在20世纪60年代掀起了故宫古建筑修缮工程的高潮。
1979年至1986年,单士元先生作为第五届、第六届全国政协文化组的成员,以古稀之年和建设部的郑孝燮先生、国家文物局的罗哲文先生紧密合作,共同呼吁保护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古建筑保护的'三驾马车'。
1979年,单士元作为'建筑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和诸位古建筑专家学者提议建立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在单老的倡议和全国政协文化组的支持下,经过不断努力,将馆址设在先农坛太岁殿建筑群内,促成了我国第一个古代建筑博物馆的成立。
后来,卢沟桥的'退休'、德胜门城楼的保留、颐和园昆明湖的清淤、北京四合院的保护,均能看到单老奔走呼吁的身影。
1998年5月25日在北京逝世。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