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叔河
钟叔河先生是我国着名的老出版家,也是知名的历史学家,钟老现住在长沙市的一幢20层楼上,由于'户户外貌咸同',他便在门口挂了块竹牌子,上写'念楼'二字以示区别。安徽教育出版社今年年初出版的《念楼集》一书,就是他搬入'念楼'后编就的散文集。在《念楼集》中,他对当今出版界的种种弊病直言不讳。
钟叔河先生20多岁时在报社做记者,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文革'中身陷囹圄长达十年之久。1979年落实政策以后他到湖南人民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走向世界丛书'是他编辑的第一套图书,该套丛书原计划出100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只出版了36册。这套书在出版界至今仍有重大影响,当时中国刚刚从闭关锁国状态中苏醒过来,钟叔河策划的这套丛书以宽广的视角全面介绍了欧美及日本文化,作者均为我国最早接触西方国家的先哲,内容则以游记和笔记的形式体现,当时出版界的同行们都对他的这个创举和气魄肃然起敬。
钟叔河的学识令人佩服,他的胆识和勇气更加值得敬重。他是国内最早主张编辑大型系列图书《周作人作品集》和《曾国藩全集》的编辑,这在出版圈内同样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因为在中国现代史上,周作人与曾国藩是有争议的人物。
----------------------------------------------
'叔河同志正确地识别了这部分史料的重要,唤起了读者的注意,而且采访发掘,找了极有价值而久被湮没的着作,辑成《走向世界丛书》,给研究者以便利,这是很大的劳绩。'
——钱钟书
'钟叔河同志以远大的眼光,孜孜不倦,搜集一八四〇到一九一一的七十年间的这类着述约百种,编为《走向世界丛书》……这确实是我近年来所见到的整理古文献中最富有思想性、科学性和创造性的一套丛书。在这方面,推而广之,可称为整理古籍的模范。'
——李一氓
'如果要我就新时期以来文史方面推举五种——甚至三种杰出的、里程碑式的着作,我都会把湖南岳麓书社在八十年代初期所出的《走向世界丛书》列进去。除了它自身的巨大学术价值,这套书还及时地配合了当前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事业。'
——萧乾
'上世纪80年代初,《走向世界丛书》出版,引起学术、思想乃至文化界高度重视,甚至轰动。此套丛书,使改革开放之初的学术、思想、文化界才‘发现’百多年前‘走向世界’的艰难历程。此套丛书出版,对学术史、思想史、文化史、中西文化碰撞与交流史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且对思想解放起了推动作用。其意义,甚至今天仍难以估量。三十年来,学术、思想、文化界一直企盼续编推出,大有望眼欲穿之感。续编……具有极高的史料、学术、文化价值。'
——雷颐
湖南岳麓书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走向世界丛书》第一辑是我国图书出版业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丰碑之一。这套丛书不仅在当时的知识界引起很大反响,对当今中国广大读者依然具有认识世界、认识自身文化的积极意义。
丛书主编钟叔河先生在编辑第一辑时还不辞艰难,在各地图书馆和旧书市场收集晚清和民国初年中国士人撰写的海外游历,准备陆续推出。这类着作目前已经汇集,共六十五种。由于种种原因,《走向世界丛书》第一辑问世后,续编未能继续付梓。我认为这些图书对于清末民初的历史研究极有价值,且已列入'十二五'出版规划。近年来我们不断强调中国文化应该走向世界,这六十多种书籍就是百年前中外交流史的最好见证。我已看到这批着作的书单,它们基本上早已绝版,但是在读书界享有很高声誉,对它们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说涵盖人文学科各个领域。
——陆建德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