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圆香人物经历

曾圆香1948年出生于福建厦门,一岁时跟随父亲漂洋过海到达缅甸,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异国生活。

18岁时,曾圆香就开始了她的执教生涯。1965年,所有华侨学校都被收归国有,她也被迫离开了自己的母校,在教师联合会的安排下当了一名家教。当时,缅甸政府明令禁止开展华文教育,在大环境如此恶劣的情况下,她依然冒着生命危险从事着这项在她看来格外重要的工作,这一做,就是31年!

1996年,她开始参加妇女协会的工作,在她任职妇协幼儿园校长期间,学生人数骤增,办学水平也有了很大提升。

2011年,曾圆香被全票通过推选为缅甸东方语言与商业中心的第四任董事长。她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让东语中心成为了整个仰光地区软、硬件设施都最好的华文幼儿园,学生人数一度达到700余人。

随着仰光地区华文教育的复苏,为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2012年在曾圆香的倡导下,仰光汉语教师协会成立,曾圆香任首任会长。该协会一成立,立刻吸引了260多名仰光本土教师入会。同年十月,曾圆香独资举办了仰光首届汉语教师节。从此,仰光的汉语教师们有了属于自己的教师节,华文教师的地位从此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曾圆香一向对华文教育事业很慷慨,虽然幼年时期家境贫寒,但是功成名就后时刻不忘回报社会,资助教育事业。截至2008年,她累计捐建学校38所。同年,缅甸发生特大风灾,很多学校因风受损,她又捐建了25所中小学校。她的这一善举也受到了缅甸政府的高度赞扬和肯定,为促进缅甸教育事业和中缅两国人民的友谊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已经65岁的曾圆香依旧坚守在推广华文教育、弘扬中华文化的路上,她不知疲惫,不辞辛苦地站在异国的土地上播种着中华文化的种子,并期盼着终有一日华文教育在缅甸的每一寸土地上都留下深深的印记。

为您推荐

陈楸帆人物经历

1981年11月出生于广东省汕头。 1997年,16岁即发表作品《诱饵》获(校园科幻大奖)少年凡尔纳奖一等奖,开启科幻创作道路。 2000年以广州省汕头市文科第一名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大学期间参加北京大学学生科幻协会工作,并且..

何鲁人物经历

何鲁,字奎垣,笔名云查,1894年生于四川广安县一个贫寒的农家,年幼好学。 1903年春,10岁的何鲁听说成都机器学堂招生,便去报考。不料考场点名时漏掉了他的名字。何鲁挤出人群质问,主考自知疏误,只得对何鲁出题另考。何鲁提笔作..

王潮歌个人经历

王潮歌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导演专业,曾执导过数十部舞台剧,是中国当代最具创新意识的舞台剧导演,同时,还被誉为中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导演。 王潮歌与张艺谋、樊跃共同开创了中国实景演出之先河,成为业界知名的..

林少华人物经历

刘筱青创作经历

有很多人认为既然有生态摄影师能够拍到鸟类,为什么还要用绘画的方式去表现鸟类呢?我作为资深生态野鸟摄影师郑重的回答:摄影照片永远无法替代绘画!先不论它们的艺术价值高低,鸟类摄影照片之所以不能替代手绘鸟类图谱应用..

余建军创业经历

疯狂的'allin'性格,在余建军的第一次创业中就展露出来。彼时,他在西安交大读研究生,拿到一笔政府提供的创业基金,'每天灰天黑地的,基本上天天做到两三点钟,下班回去是很开心的,吃烤肉喝啤酒,睡几个小时,八九点钟继续奋斗,过了几..

张春孝艺术经历

张春孝生于1935年,北京人,本名张德山。他于1942年入鸣春社科班第二科学艺,排名春孝,师从张世孝,工小生。1948年科班解散转入四维戏剧学校第三分校。排名张维孝,从李玉泰、毕鑫如、韩长宝等学艺。1949年随校转为戏曲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