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着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
季老2009年7月11日八时五十分左右在北京301医院病逝。
成就
季羡林先生精通12国语言,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主要着作
1、着作书目
《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论文集)1957,人民出版社
《初探》(理论)1979,外国文学
《天竺心影》(散文集)1980,百花
《季羡林选集》(散文集)1980,香港文学研究社
《朗润集》(散文集)1981,上海文艺
《季羡林散文集》1986,北京大学出版社
《牛棚杂忆》、《印度简史》、《现代佛学大系》
《敦煌学大辞典》、《大唐西域记校注》等
2、学术成就
《〈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1941年,系统总结了小乘佛教律典《大事》偈颂所用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调整)、《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1944年,发现并证明了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是中世印度西北方言健陀罗语的特点之一)、《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1985年)(论证了原始佛典的存在、阐明了原始佛教的语言政策、考证了佛教混合梵语的历史起源和特点等)、《〈福力太子因缘经〉的吐火罗语本的诸异本》(1943年)(开创了一种成功的语义研究方法)、《印度古代语言论集》(1982年)等。
《吐火罗文A中的三十二相》、《敦煌吐鲁番吐火罗语研究导论》、《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东方文学史》《东方文化研究》、《禅与东方文化》、《东西文化议论集》、《世界文化史知识》等。
3、散文随笔
《清塘荷韵》《赋得永久的悔》、《留德十年》《万泉集》《清华园日记》《牛棚杂忆》《朗润园随笔》《季羡林散文选集》《泰戈尔名作欣赏》《人生絮语》《天竺心影》《季羡林谈读书治学》《季羡林谈师友》《季羡林谈人生》《病塌杂记》《忆往述怀》《新纪元文存》等。
4、主要译着
《沙恭达罗》(1956年)、《五卷书》(1959年)、《优哩婆湿》(1959年)、《罗摩衍那》(7卷,1980~1984年)、《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
对'饶'的评价
季老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表达对饶宗颐的敬意。季老曾评价说:'饶宗颐先生是着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又擅长书法、绘画,在台湾、香港,以及英、法、日、美等国家,有极高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他还说:'近年来,国内出现各色各样的大师,而我季羡林心目中的大师就是饶宗颐。'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