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提出论述,对目录学史有开创性研究
目录学是研究目录工作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即研究书目情报运动规律的科学,它是目录工作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和总结。
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何忠礼是倪士毅的学生。何忠礼说,在研究中国古代目录学史中,'倪先生即便不是第一个人,至少也是先辈,他在目录学史方面开创的系统研究,对后人的学术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倪士毅曾提出有关目录学的论点,他认为,'目录学是史学研究的一把钥匙,不能等闲视之。凡成为一个有成就的史学家,必须很好地掌握目录学知识。'
1978年10月,何忠礼考上杭州大学历史系,成为攻读宋代史方向的研究生。而本科时,倪士毅也是教过他的老师。'当时倪先生已从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调到宋史研究室,于是他也成了我研读宋代史的老师。'
何忠礼在读研究生时,倪士毅为学生们讲授《中国古代目录学史》这门课。'从西汉刘歆的《七略》,讲到清代官修的《四库全书》和章学诚的《文史通义》,讲得十分系统,很多地方使用了归纳法和对比法,深入浅出'。这种教学方法让何忠礼对我国目录学的发展历程和每个时代目录学的特点都有了深刻把握。
'在西汉以前,史籍还不多,所以在刘歆所编纂的《七略》中,它尚附在其他各略中,并没有单独成为一略。可是到曹魏时,郑黙编纂的《新簿》,接着到西晋时,荀勖编纂的《中经新簿》,都将书籍分为甲乙丙丁四部,丙部即是史籍,它已从过去的附庸发展成为大国矣。这就充分反映了两汉史学的发展。'这些精辟论述,都是倪士毅率先提出的。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