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三原名萧子暲,湖南湘乡人。湖南省立一师毕业后,曾任教于一师附小,与毛泽东、蔡和森一起创建新民学会。1918年赴京,入勤工俭学留法预备班,后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5月赴法,入蒙达日公学,组织'公学世界社'并研讨马列主义。1922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赴俄,在东方劳动者大学学习。1924年回国,1927年国共分裂,曾任团中央组织部长和代理书记,参加过上海工人的三次起义。后因病赴苏疗养,并先后任教于远东大学和莫斯科东方学院。1930年秋曾作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代表,出席在苏联哈尔科夫举行的国际革命作家代表会议,并被选为国际革命作家联盟书记处书记,主编《世界革命文学》的中文版。1933年入红色教授学院学习。1934年出席苏联作家第一次代表会议,并连任两届苏联作协党委委员。在苏期间,他除用俄语写作并出版了诗歌、拥护苏维埃中国宣传中国革命和工农红军、宣传鲁和中国左翼文学,在国际上有相当的影响。1939年回国后,在延安鲁艺、文协、文化俱乐部工作,编《大众文艺》、《新诗歌》,和外国同志一起边对外刊物,发起并组织延安诗社,开展街头诗、诗朗诵运动,发表了《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等文章。抗战胜利后,赴张家口,先后担任晋察冀边区文协常委版了民歌集《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的关于毛泽东的传记流传极广。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局长、作协书记处书记、对外文委主任、对外文协常务理事、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及其书记处书记、《译文》编委等职,作为文化界的代表与和平使者奔走世界名地,为中央文化交流与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他以友谊为主题。他主编《革命烈士诗抄》及续编,又是着名的文学翻译家。
萧三
萧三自幼就勤奋好学,酷爱文学,少年时就显露了他的诗歌创作才能。在'五四'运动和第一次大革命中,曾写过一些反帝反封建的诗歌、杂文和通讯报道,以及革命的诗传单和诗标语等。但他把青年时代的精力,主要投进了革命的实际工作中,他的真正的诗歌生涯,是从30年代初开始的。
1928年,萧三因跌倒脑受震荡,在瞿秋白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到莫斯科疗养。曾和徐特立、林伯渠、董必武、吴玉章、何叔衡等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不久,萧三同志到莫斯科东方大学任中国文学教授,从此开始了文学活动。
萧三抱着'文艺上的革命功利主义'精神踏入文坛,他'决定用文艺、用诗歌当武器,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为共产主义理想而战斗到底!'在苏联的十几年里,他用中文和俄文写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小说和报告文学,向全世界宣传了中国工农红军和土地革命,歌颂了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权。在当时中国革命被重重封锁下的年代里,在国内外敌人对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大肆诬蔑、丑化,进行歪曲宣传的情况下,除了美国记者兼作家史沫特莱和斯诺,冲破各种阻力,用通讯的形式向世界报道了中国革命的真实情况外,最早用诗歌及其他文艺形式向全世界宣传中国革命的真相的,就是萧三了。
萧三在苏联期间,同鲁迅先生保持着密切的通讯联系。他是最早在苏联向全世界宣传伟大鲁迅和介绍中国左翼文字的,他曾代替鲁迅出席苏联作家第一次代表大会,他写了许多介绍鲁迅生平事迹和纪念鲁迅的文章,翻译了鲁迅的作品,还主持编辑出版了鲁迅着作,他对鲁迅的崇敬终生不渝。
萧三还是我国新文字运动的先行者之一,早在20年代,他就和瞿秋白、吴玉章、林伯渠等以及苏联着名的汉学家郭质生、龙果夫等人一起制订了《中国新文字方案》。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他对我国的文字改革做了许多工作。
萧三长期担任文艺界各种领导职务,为我国的文字和新诗歌运动作了长期不懈的努力。
作为沟通中外文化的桥梁和和平使者,'爱弥·萧'早在20年代就在国际上闻名。他和国际和平和进步人士有着广泛的交往,结识了法共的理论家沙里·拉波波、越南的革命家胡志明、保加利亚的革命家季米特洛夫、土耳其的革命诗人希克梅特,以及苏联等国的许多社会名流。
1930年,他代表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出席了在苏联哈尔科夫举行的国际革命作家会议,参加了国际革命作家联盟的工作,主编《国际文学》中文版。1934年,他出席了苏联作家第一次代表大会,并代表鲁迅和中国左联在大会上发言。经中共党组织批准,由法捷耶夫介绍,他加入了苏联共产党,历任两届苏联作家协会党委委员。这个期间,他结识了苏联的高尔基、马雅可夫斯基、奥斯特洛夫斯基、阿·托尔斯泰等;美国的史沫特莱、哥尔德;法国的罗曼·罗兰、阿拉贡、巴比塞等许多国家的着名作家、诗人。为中外文化交流和促进世界各国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工农红军的了解和声援,做了大量的工作。
萧三学识渊博,文化修养很高。他精通俄语、法语、德语、英语等多种语言,是语言大师和着名的文学翻译家。
新中国成立以后,萧三肩负起国际文化交流和保卫世界和平的使命,作为中国人民的使者,常年奔走于世界各地,出席过历届保卫世界和平会议。他还主持我国的国际文化交流工作,访问过许多国家,两次出席亚非作家会议。他同约里奥·居里、爱伦堡、苏尔科夫、聂鲁达、杨·德尔达、安德尔逊·聂克修、亚马多、万徒勒里、伊文思等几十个国家数以百计的着名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诗人、科学家和学者,都有密切的友好交往。
萧三为人刚正,作风朴实,平易近人,助人为乐。1962年,他把自己主编的《革命烈士诗抄》的编辑费全部上缴。1981年他又把《萧三诗选》的全部稿费捐赠给四川灾区人民。
'文革'后,萧三出席过四届文代会,曾任国际笔会中国笔会中心副会长,当选为作协理事,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