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纪德创作特点

作品主题

在纪德的内心世界里,充满了禁欲与享乐、灵魂与肉体、个人幸福与社会规约、信守道德与蔑视戒律、寻求信仰与悲观焦虑的深刻矛盾。

纪德通过宗教和性这两个主题,表达了他在追求自由和真理的道路上,面对灵与肉、社会道德规范和自由信仰之间的矛盾冲突。为了解决内心的矛盾,他选择了写作和旅行,试图让自己的内心世界得到平静和谐。纪德在旅行中尝试每一种可能,在写作中让人物展现他内心的冲突,并且让他们践行他自己内心的每一种可能性的选择。他尝试通过东西方文明的探索和自我书写的方式,让人们去了解他的一切,进而展示人的复杂性,这是作者自己内心矛盾的折射,是作者对人生、对社会思考后的感受书写。这不仅扩展了作品含义的多重性,展示了人们性格的复杂性,也增强了作品的生命力。

在纪德的作品中,反叛与赎罪两个主题是紧密联结在一起的。纪德具有空前强烈的反叛意识,同时又具有十分浓厚的宗教意识,母亲的宗教传统对他产生了刻骨铭心的重大影响,因而他在每一次反叛之后,都会带来难以言尽的心灵忏悔。

纪德毫不犹豫地让自己的行为和作品介入到时代的斗争中,他激烈地反对殖民主义和法西斯主义,谴责极权统治,为同性恋辩护,主张打破禁锢人性的清规戒律。

纪德的创作兼容并蓄,表现出异彩纷呈的多种文学流派的风格,他有的作品是自然主义的,有的作品是象征主义的,有的作品是惟美主义的,甚至有的作品还是荒诞主义的。

艺术特色

风格

纪德一生所接受的思想是杂驳的,混乱的,自相矛盾的。他先后接受了惟美主义,象征主义,自然主义,甚至还多多少少有一点存在主义意识。他极力寻找艺术之美,同时又强调美与道德无关,这显然来自于惟美主义者王尔德和象征主义者马拉美的影响。写作成为了纪德发自内心的根本需要,至少从他一生的艺术追求来看,纪德人生价值的主导倾向还是他早年所接受的惟美主义。同时,纪德的道德观又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既包括对旧道德的批判,又包括对电气化时代新道德的困惑,因而他才会如此地自相矛盾。事实上,由于母亲的强烈影响,宗教从幼年时代就植根于纪德的内心深处,所以他内心冲突异常激烈,而纪德的许多作品都是对自己内心世界和现实生活的描写。或者说,写作构成了他基本的生活形态。于是纪德就不断写作,不断体验,不断思索,并且根据内心情感和思想变化来进行创作。更为重要的是,纪德深爱着福楼拜,他探索的重要主题就是个体的自然人如何使得天性得到完善和发展,而不是社会人应该具备何种伦理道德。也正由于他对自然人的关注,所以他也就被道德君子们斥责为道德危险分子。或者说,纪德关注的焦点仅仅只是人的道德、人的本性和人的命运,他提出了问题却默然不作解答。有时他也喋喋不休地阐释自己对人的见解,目的却不是为了教化引导读者,而仅仅只是用来透彻地理解自己。他的作品是对人的生存经历的各种可能性的展示,而不是对人作出评价,这种公正客观的艺术姿态也就使得他的小说非常接近于新闻类体裁。

人物形象

纪德笔下的人物几乎总是陷入一种预设的欲望与道德的两难境地而无法解脱,在人格上也表现出二元对立的结构,这似乎演绎了纪德自身的内在困境,'无论说什么或者干什么,我好像总是被分成两半,一半在后面看着另一半在前面犯错误,在看笑话,无动于衷,或者煽耳光,喝倒彩。当一个人是这样地被撕成两半,他是无论如何不能有一颗诚实之心的,甚至无法理解诚实二字为何物',确实如此,纪德一生就像米歇尔一样在道德责任与真诚自我之间,努力寻求一个平衡的支点。所以,纪德笔下的人物,某种意义上讲是作家自我内在困境的想象物,它以一个相似的灵魂,用来否定作家自身内在的分裂,以找回人性失却的天堂。

为您推荐

埃勒里·奎因创作特点

从创作模式来看,奎因系列属于典型的古典式侦探小说。一桩谋杀案,一系列线索,一群嫌疑犯,一个能把一些不相关的事实串联成清晰、完整图画的天才侦探,所有这些古典式侦探小说的要素都贯穿'埃勒里·奎因'小说的始终。在早期,丹..

埃勒里·奎因创作历程

奎因早年的小说,从《罗马帽子》到《西班牙披肩之谜》(1935),通常被认为是奎因的第一时期。除了以国名系列为代表的九部作品。他们还以另一个笔名'巴纳比·罗斯'创作了聋侦探哲瑞·雷恩系列,包括《X的悲剧》、《Y的悲剧》等..

尤金·奥尼尔创作特点

主题 奥尼尔经历了美国现代史上最混乱的时代,他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其作品中所描写的客观环境也都是人们在社会的牢笼里挣扎喘气,他试图以物质繁荣与精神荒原的对比催醒人们反思。 尤金·奥尼尔 尤金·奥尼尔的创作..

维·苏·奈保尔创作特点

阿道司·赫胥黎创作生涯

阿道司·赫胥黎年少时就读于伊顿公学,后毕业于牛津大学的巴利俄尔学院。他下半生在美国生活,1937年移居洛杉矶,在那里生活到1963年去世。曾想做医生,却因为视力障碍改变初衷,从事了文学。作为生物学家的儿子,他从小受到良好..

菲利普·罗斯创作特点

作品主题 刻画主人公在个体与社会冲突中面对性的困惑,是罗斯性爱主题创作的开始。性爱,在这里不是男女双方爱情的结晶,而成了一种发泄内心苦闷的手段与工具。罗斯接着通过描写性的泛滥、尤其是三角恋爱来继续探索性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