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让多吉人物事迹

身体力行保护和弘扬藏文化
一套95册的《伯东班钦全集》

藏文古籍文献以数量广博、涵盖全面而位列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文献之首,仅藏区的存书量就达一百多万余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年代久远、流通困难、保存分散,许多古老的藏文古籍随时面临着损毁、绝迹的情况。

为了更好的保存、继承,科学地对这些藏文古籍文献进行抢救、整理、出版,延续藏民族的精神信仰,2011年,才让多吉借助现代出版方式和多媒体技术,打造了最具体系的专业藏文古籍文献出版品牌——喜马拉雅文库。

2013年,海生文化下设的喜马拉雅文库受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委托承担了国家民委'十二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藏族古籍经典系列丛书》之《伯东班钦全集》的整理编纂工作。

才让多吉带领团队仅用32个月就圆满完成了《伯东班钦全集》的整理编纂工作,全集依据143册母本整理出现代出版物95册,总字数逾4000万字。创造了藏文出版史上的一个奇迹。

2017年,文库承担的第二部大型丛书《藏族古籍经典系列丛书》之《五明文化分类集成》列入国家民委'十三五'重点出版规划。该部丛书300册,集成历代五百多位作者近两千余部(篇)着作,全面、完整地反映了藏文化各个学科的文化成就,是继藏文《大藏经》后体量最大的藏文丛书项目。

同年,喜马拉雅文库承担了四川出版集团《格萨尔王全书》的课题委托,已完成全书270册的录入编纂。

推陈出新用唐卡讲好中国故事
才让多吉在唐卡场地审核画稿

才让多吉为传承文化所做的努力,除了整理编纂藏文丛书以外,还有一个伟大的项目就是'莲花生大师千幅唐卡'。

唐卡是藏民族独有的绘画艺术,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作为中华艺术的瑰宝,唐卡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画师在唐卡绘画中所体现出的质朴感与谦卑心,几乎是任何一种绘画形式不能比拟的。

莲花生大师千幅唐卡项目试图用1300幅唐卡展现莲花生大师恢弘的一生。采用唐卡这一艺术载体表现莲师的风云一生,是内容与形式的最佳结合。莲师千幅唐卡恪守传统上色规制,采用金、珊瑚、绿松石、孔雀石、朱砂等贵重的矿物颜料,由此保证了传世品质。以唐卡为蓝本还在延伸开发一系列作品——动漫游戏、绘本故事、数字电影等,这将为唐卡这一古老艺术形式注入新的活力。

莲师传记和唐卡同是作为文化遗产,用唐卡生动的形式表现莲师故事丰富的内容,会为人们提供了解研究藏民族历史、宗教、文化、艺术以及民俗、自然等诸多领域的最直观的图像资料。在此意义上,莲师千幅唐卡是一部用画笔绘制的藏地百科全书,是一部用画笔传诵的中国故事。

胸怀天下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

才让多吉不仅忙碌于传播藏文化,多年来他还致力于各种社会公益项目。


巴格玛尼墙的全景

位于石渠县的巴格玛尼墙是世界上最长的玛尼墙,是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也是藏文化的代表符号之一。2010年才让多吉为巴格玛尼墙增添了一套完整的手工石刻大藏经,为古老的玛尼墙又添新彩。

在拉萨大昭寺供奉了一尊释迦牟尼佛等身像,这是文成公主带到藏地的,无论从历史意义还是信仰层面都是无可替代的。同年,才让多吉为这尊佛像敬献了一顶新制的五佛冠,祝福世界和平、国家昌盛。

才让多吉的家乡是着名的太阳部落,这里景色迷人但交通的不便。由于这里的不少孩子没钱上学,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只能压在心底。为了改变家乡的面貌,才让多吉把家乡愿意求学的孩子们带到了北京民族大学,让他们到那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了解外面的世界,并经过积极努力请求校方减免学费,他还用自己结缘的善款负担学费。

家乡的一些牧民缺医少药,才让多吉会为他们送衣、送粮,还帮助了一百多名贫困儿童。2005年,才让多吉还在社会善心人士的支持下,将收养的三十七名孤儿送进了广州私立华联大学。校方特意为这些孤儿开设了川藏孤儿慈善义教班,安排专门的老师任教,专人管理他们的日常生活。

他捐资助学的视野不仅局限于家乡,停留在藏区,他还在贵州偏远山区建设了六所希望小学。他说他想让更多的孩子学到知识,用知识改变他们的生活,也想让更多的人通过藏文典籍、藏族艺术了解古老而迷人的藏文化,了解藏族人真正的生活。


为文化传薪,为文化祈愿

不畏艰辛逆境中耕耘文化事业

建造寺院、塑造佛像、举行法会、组织放生,这些善行信众云集而响应。但是才让多吉觉得自己的使命并非在此,他可能就是画笔架上、故字案头。走上出家这条少有人走的路,又选择了以入世的姿态将毕生精力投注于藏文化和佛教文化,这又是少之又少的一条路,仁波切的同道者确实不多。

文化的价值和内涵并非当下可见的,就如大地,万物依存其上,而万物常将其忽略遗忘。仁波切说过,'一件事没有困难,也就没有了价值。人一直在顺境中,是不会有成就的。''如果有一天,有人知道了我们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完成的这两件事业,他们一定就知道这个事业的伟大了。'

为您推荐